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赏析 古人论诗有“精语必得美字以达之”、“每句必须练字”以及“以一字论工拙”之说。此诗在炼字方面则极其讲究。其中的依、尽、入、流、欲、穷、更等字,都是诗人经百炼历万选而后见的几乎是无可替代的精金美玉。比如“更上一层楼”的“更”字,是不是已炼到了炉火纯青了呢?清代张谦宜说:“练字之法,莫妙于换了再看。”将“更”字改用“再”字如何?意思相近,写出了重复上楼这一动作,但显然力度相差甚远。再换“又”字如何?这和“再”字效果相当,也只表明了重复上楼的动作,而未能传达出更深意蕴。若换成“需”字,只是表达了一种客观上的需要或要求,却不能传达出抒情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改成“要”字也是如此。应该说,在此改用任何一个字都不如“更”字更为妥帖。谁若坚持要换,则可能因一字之差,或害一句,或损全篇,岂可不慎!“更”字妙在何处?这要从它在全诗语言与意义系统中的具体角色来看,可以从它在数量、质量,以及数量与质量的整合三方面表意效果上去作整体理解。这样,“更”字至少可以表达如下三层意义:一是再次登楼,指登楼动作在数量上由一向多重复增加,引申地比喻人生行为的重复出现。二是继续登楼,指登楼动作在质量上由低向高逐层增加,比喻人生境界继续提升。三是永远不断地向上登楼,指登楼动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连续不断和永不停止,比喻人生境界一直向上提升,始终不渝,至死方休。第一层意义可视为基本而平常的.数量意义,用“又”、“再”或“重”字就足够了。如果这样的话,王之涣这首《登雀楼》就无多少意味可言了。第二层意义则进了一步,显示了登楼动作的质量意义,这就在数量意义上有了提升。第三层意义则可以揭示数量意义与质量意义的统一。全诗要表达上述全部三层意义,就必须找到一个不仅能传达上述平常的数量意义,而且又能由此生发或发掘出更深和更高层次的质量意义,以及数量意义与质量意义会通的整体意义来。正是一个“更”字满足了以上全部要求。这三层意义确实也只有“更”字才能完满地承担起来。它聚合了登楼可能体现的所有三层意义,使得这一平常动作竟能同至高的人生境界追求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诗人的登楼体验能越出平常的同类体验而生发、开拓出远为丰富而深远的意义空间。此诗假使无有这一“更”字,其深层意蕴就不可能极准确地传达出来。依字、尽字、入字、流字、欲字、穷字同样不能更换,若要更换,此诗必定会黯然失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炼字也是为了炼意,能将字炼到无可更换之时,意自然也就炼到家了。 这首《登雀楼》,首句脱胎于六朝齐代张融的《别诗》:“白日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愁,孤台见明月。”但王诗又在张诗的基础上向上提升了一大步。就其语境来讲,张诗的“白日山上尽”,在诗中着重是写时间,而王诗的“白日依山尽”除了写时间之外,其重点是写景象。第二句相差就更大了。在平仄对仗方面,张融所处的时代诗律尚未成型,而王之涣所处的时代诗律已风行天下,因此王诗首句完全符合诗律要求,读起来更美。 《登雀楼》在表现技巧方面,多有可取之处。首联运用“点线经营法”。“白日”是一个点,“黄河”是一条线,二者都按固定的路线一上一下、一东一西作相反的点线运动。明代陆时雍说:“诗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烦。”大千世界,不能全写。依据诗旨,取舍在我。天下之水,富有四海,我只取一瓢饮。王之涣毕竟是诗坛高手,对于意象的描绘,既善于取,更敢于舍。面对茫茫宇宙,万千气象,如何剪裁,最见诗人功力。天上之景,实景则有日月星辰、云虹霓;虚景则有灵殿、广寒宫,更有群仙联袂,游戏天庭。而面对天上之景,我只取白日一轮;地上之景,实景则有山川草树、楼阁亭台;虚景则有河神水怪、海市蜃楼。而面对地上之景,我只取黄河一线。而又以山、海作衬托。诗至此,景已写足,若再写,便会造成意象密集,费力不讨好。故只取一点一线,余物一弃之。末联运用“纵横交织法”,“千里”写横,状其地阔,宜向远处伸展,直到无限;“更上一层”写纵,状其楼高,宜向上提升,直到无穷。 此诗在表现方法上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通篇用对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评论道:“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2f9f04ff6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