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 近日阅读了《中国近代第一人》,我对其中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少时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旧时教育,后因家庭变故进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西学。 严复曾留学英国,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尼茨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中英之间的差距有了近距离的了解。他除了学习与海军建设有关的科目外,开始研究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英国的社会制度,此外他还研读孟德斯鸠、卢梭、达尔文等人的著作。他意识到英国的强大在于它有一个比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欲富强,必须在政治体制和思想学术文化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1895年严复开始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他认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不仅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社会发展。《天演论》主要强调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默守扬新、世道必进的自然与社会进化规律。中法战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面对外强的瓜分掠夺,清王朝醉生梦死,群情愤慨,志士彷徨。强者自强,弱者必败,严复希望以此能唤醒清政府,唤醒民众,上下一心,救国图存,这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维新变法这个时期,严复宣传“尊民叛君,尊今叛古”,反对顽固守旧。他还直接参与维新运动,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南北呼应,对维新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1898年9月,戊戌六君子被杀,维新变法失败。他决心继续介绍西学,此后致力于翻译西方思想文化学术著作,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多次将中学和西学进行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所以他认为就算孔子生在今天也要向西方学习。 本书讲道,严复的译著涉及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成为完整的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开创了建立在西方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中国近代思想革命的新纪元。在当时的社会,严复提倡西学起到了转变国人旧时思想,启迪民智的作用。 1912年严复受命担任北大校长之时,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他在最后时刻还告诫后人:“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他曾试图将北大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治旧学,这种逆潮流遭到了世人的指责。不论这种做法对错与否,严复对中学与西学的严谨态度都让我感到无限的敬佩。 严复提倡西学,后又回归中学,这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中国的富强。他笔耕不辍,共译书11种,在引进西学、启迪民智方面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354d6059eef8c75fbfb3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