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北征》与韩愈《南山诗》之风格比较 【摘 要】:韩愈的《南山诗》用杜甫的《北征》之体而”张大”之,而韩学杜却独辟生面,所以《南山》和《南山诗》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历来多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比较,评分优劣。因个人审美趣味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其优劣反映了评论者的审美倾向,同时也容易变得片面。若从比较两诗的风格之异同入手,便能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这两首诗。 【关键词】: 杜甫《北征》; 韩愈《南山诗》; 风格;比较 一 杜甫的《南山》和韩愈的《南山诗》是唐五古中的绝制,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历来多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比较,评判优劣。最著名的是黄庭坚的论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引《诗眼》记范温云:”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谓《南山》胜《北征》,终不相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以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时曾子固曰:’司马迁学庄子,班固学左氏,班马之优劣,即庄左之优劣也。……”这里,黄庭坚是重《北征》而轻《南山》的。也有很多人对黄庭坚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如明代王嗣奭在其《杜臆》中则亦重《南山》,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昌黎南山,韵赋为诗;少陵北征,韵记为诗,体不相蒙,而孙莘老、王平甫相提而争优劣,固非;至断定于山谷之评,亦未是也。南山琢镂凑砌,诘屈怪奇,自创为体,杰出古今;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固不易学,亦不必学,总不脱文人习气。北征故是雅调,古来词人亦多似之。即韩之《赴江陵寄三学士》等作,庶可与之雁行也。”清代的陈衍也说:”昌黎《南山》诗,固未甚高妙,然论诗者,必谓《北征》不可不作,《南山》可以不作,亦觉太过。《北征》虽忧念时事,说自己处居多,《南山》乃长安镇山,自《小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后,无雄词可诵者。必谓《南山》可不作,《斯干》诗不亦可不作邪?(《石遗室诗话》卷二十六)同是清代方东树也指出两者体格上的不同,不可相提并论:”《北征》、《南山》体格不侔,昔人评论以为《南山》可不作者,滞论也。论诗文政不当如此比较。《南山》盖从《京都赋》体而移之于诗也。《北征》是《小雅》《九章》之比。”(《昭昧詹言》卷一通论五古)清代施补华在其《岘佣说诗》也指出:”《南山》一首,昔人以拟《北征》,其实不类。《北征》抒写情景,不可不作,《南山》刻画山水,可以不作。……《南山》诗五十余”或”字,……大开后人恶习,学诗学文者宜戒。”也对《南山诗》和《北征》的题材作了区分,不过他因此而更重《北征》,并且认为《南山诗》开了后人恶习,可见他不认为《南山诗》的开拓有积极意义。清代谭嗣同在其《思篇四六》中也认为两者”诗体不同”,不可比较优劣:”宋人以杜之《北征》,匹韩之《南山》纷纷轩轾,闻者惑焉。以实求之,二诗体与篇幅,各有不同,未当并论,夷岸于谷,雉鸣求牡,岂有当乎?杜之《北征》,可匹韩之《赴江陵》及《此日足可惜》等诗。韩之《南山》,惟白之《悟真寺》乃劲敌耳,情事既类,修短亦称矣。” 总之,诗之优劣不可信口而下论断,而且个人审美趣味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得其所。而文章的主旨不在分其优劣,而是试图比较两诗的风格异同,以更好的领会这两首诗。 二 我们先来看这《北征》和《南山诗》在风格上的共同之处。 首先是两者相同的恢宏气势。前人认为韩杜都是”沈雄厚壮”的,他们的这一共同点在《南山诗》与《北征》中表现得很明显。韩愈很推崇杜甫,并且,他也在学杜。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中便说:”韩愈并推李杜,而实专于杜,但袭粗迹,故成枯犷,(昌黎学杜以 倔聱牙为胜,不能得其纵横处,所以敝也。)”按王氏所说,韩愈所袭”粗迹”大概是指杜甫的气势,《南山诗》和《北征》中都表现出了雄壮的气势,此等长篇,非有深厚广博的文学底气而不可为。 其次,在章法上,《北征》和《南山诗》都是十分高超的,他们在布局上都自然紧凑,意蕴跌宕层出。清代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论《北征》云:”通首但分五大段。归省家人,本事也。回念国事,本心也。第一段,叙清还鄜事迹。先以’问家室’三字提出省家,随以’遭艰虞’三字提出念国,复申之以’拜辞’十二句。盖’内’顾则思家,陛’辞’则恋主,私谊公忠,一时迸露,遂为一诗之纲领。第二段,详叙归途景物。所值之境,好恶不齐。所触之怀,伤残满目。所以节末就’月’中’白骨’,追愤’潼关’一败。见近畿’残害’,皆由于此。然此尚属带笔。此处主意,只是铺写途景也。第三段,备述到家景况。于篇法为中腹,于题目为正面。俗情妙语,时以诙谐破涕。而节末’翻思’四句,忽然借径搭入国事,是下半转开处。第四段,拨家计而忧国恤,为当时反正之急务。深以速收京阙,直捣贼巢为望。其云:’此辈少为贵,时议气欲夺。’在叙借助’回纥’处,须下此分寸语,其实不重。文势直赶到’蓄锐可俱发’,仍以’回纥’’官军’总统言之。盖此时所急,尤在克复,不与《留花门》诗同旨。朱、仇诸家,忒煞版看,遂使文气纵缓。节末数语,犹岳少保所谓’与诸君痛饮’者也。第五段,追颂上皇圣断,预卜新主中兴,亟反神京,重开治象。直欲追盛业于贞观之初。为通篇大归宿。”而《南山诗》则由”吾闻京城南”至”粗叙所经觏”为言作诗之缘起;由”尝升崇丘望”至”顷刻异状候”言瞻望所见,并分述并总括四时之景;由”突起莫间簉”至”峙质能化贸”极写南山险怪之状;至”前年遭遣谪”则笔锋一转,至”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则”众皱”“为下文诸或之纲领,或乃众皱之条目”(方举正语)。查慎行也认为”两句开下半篇境界”,接下来就诗那五十一个”或”和十四句叠字;而至”大哉立天地”又”一句总承全局”(查慎行语),罗列赞词,以”斐然作歌诗,惟用赞报酭。”为结。徐震评曰:”以上为颂南山之辞,即以作结,此七韵中凡分四层,大哉二句总束上文,叙述所见之山形,厥初八句,推求南山之起原,尝闻二句称其灵异,斐然二句明作诗之意。”可见即便是在七韵之间亦层次分明,逐层递进,气势不减。可见《南山诗》和《北征》一样,在章法上都十分的考究。 三 韩愈学杜,以王闿运的话说是”但袭粗迹,故成枯犷”(《湘绮楼论唐诗》), 且其刻意求险,使得体制上跟《北征》很相似的《南山诗》在风格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是《北征》写实而《南山诗》造虚。宋代强行文就说:”古之作者,初无意于造语,所谓因事以陈辞:如杜子美《北征》一篇,直纪行役尔,忽云:’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此类是也。文章只如人作家书,乃是。”(《文录》)强氏所强调的就是其写实的风格。我们也可以看到《北征》的纪实风格,甚至连民生民俗的描写都很细致,而《南山诗》则与此不同。其铺写怪奇,似实实虚,放之他山亦可。[清]赵翼尝云:”《南山》诗但儱侗摹写山景,用数十”或”字,极力刻画,而以之移写他山,亦可通用。”(《瓯北诗话》卷四)无怪乎清代的施补华认为:”《南山》一首,昔人以拟《北征》,其实不类。《北征》抒写情景,不可不作,《南山》刻画山水,可以不作。”(《岘佣说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424675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