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的爸爸读后感

时间:2022-07-11 23:46: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口琴的爸爸读后感

1.

这是一部充满暖意的作品。如果要给这部小说寻找一个主题的话,那就是同仇敌忾、守望相助。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团结起来熊熊燃起的一团火,假以时日可成燎原之势,彻底击垮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几次躲进防空洞后,被马庆祥抱着的铃铃常常找不到淑贞。聪明的铃铃想到,一旦找不到妈妈就吹起口琴,让妈妈循着琴声来找她和爸爸。口琴是马庆祥淑贞铃铃一家三口确认彼此的信物。口琴是父亲张若松对铃铃的不舍,口琴是铃铃对父亲的想念,用口琴吹出来的《老虎叫门》是父亲唤醒女儿记忆的音符。口琴是小说中最重要的线索,它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无可替代的存在——从父亲离去后口琴的陪伴,到敌机轰炸时口琴的烧毁,再到父亲出现时口琴乐声的响起。原来的口琴虽然再无法吹响,后来的口琴音色依然清脆,口琴的存在象征着团圆迟早到来,象征着艰苦卓绝的战争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爸爸的口琴》虽是虚构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创作素材却来自真实的故事。张若松这一人物形象即取材于张菱儿的祖父、著名诗人公木。对张菱儿来说,立在作品背后的是她的家族往事。故而,这部作品在她的众多作品中,从内容或情感上来讲均最为特殊。提笔书写张若松与铃铃父女俩的时候,她听见的不仅是飞机投弹时的轰鸣声、敌我交火时的轰隆声,更有血液在血管里、在身体中流淌的声音。当这些声音交错地回响在张菱儿耳畔时,她心中升腾起的是对此时此刻的珍惜:唯有熬过艰难的抗战岁月最终迎来山河和国家的重生,才有作者细细缝制文字锦缎时的灯下时光,才有窗外夜色宁谧的承平世界。

2.

儿童文学作家张菱儿的最新著作《爸爸的口琴》讲述的是小女孩铃铃的成长故事,讲述的是铃铃的两个家在抗日战争中聚散离合的故事。从双亲张若松、敏身边离开,寄身在养父马庆祥、养母淑贞的身旁,对铃铃来讲是身不由己,也是一种相互成全。养父养母成全铃铃亲生父母为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亲生父母成全养父养母膝下有女其乐融融的一家圆满,四个成年人共同成全的是






铃铃平安、健康、快乐的美好未来。



与多数离开亲生父母的孩子相比,铃铃无疑是幸运的、幸福的。她吃喝穿用不愁,她有亲密玩耍的伙伴,她有学可以上,她身陷困境时总有长辈挺身呵护。与铃铃的亲生父母相比,马庆祥与淑贞识字不多、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用自己无微不至的爱解释了作为父母的责任与担当。他们通过自己的举动郑重告诉读者:这样聪慧、机灵、好学、懂事的孩子,是家庭的希冀、国家的未来、民族日后的脊梁。故而,当战争机器疯狂转动时,如张若松、高敏、孙谷、赵庄这样的热血青年除了挺身而出,别无选择。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国家。



张若松在前线参加斗争、身在延安时的四处辗转,是小说中最可歌可泣的书写。他不满足于在杂志社做编辑,于灯下奋笔疾书写请战书;他采访游击队员后迅速写成适合说唱的快板剧本,用手中的笔写出《孤儿叹》与《苛岚谣》,用一颗心写出《子夜岗兵颂》《我爱》《再见吧,延安》时的激情澎湃……这些瞬间是诗人的瞬间,是战士的瞬间,是伟大、壮阔的抗战事业的一瞬间。与其他投身抗战事业的战士们相比,张若松最特殊之处,无疑是他的诗人气质与歌者情怀。小的一支笔迸发出的力量,有时候并不亚于千军万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71dd39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