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之水城攒孽创作 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shùg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bù zhīxìyèshuícái chū 不知细叶谁裁出,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诗词注释 1.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方春天嫩绿的柳叶。 2. 妆:装饰,打扮。 3.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其实纷歧定暗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暗示很多的意思。 4.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 裁:裁剪。 6. 似:如同,好像。[3] [4]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弥补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方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新颖,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示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介入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7aefeb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