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自然的必要性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保护大自然的必要性 作者:姚德林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11期 姚德林 (鲁甸县林业局资源管理站,云南 鲁甸 657105) 摘 要:阐述了保护大自然必要性、紧近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保护大自然的一些具体方法和建议。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保护大自然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自然;保护 在物种的漫长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即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生态系统共同组成了无限和谐美妙的自然界。生态系统好像一部机器,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零件损坏,整部机器的运转都将受到影响。由于掠夺性、盲目性,无计划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地球维持生命的能力在不断下降。自然及自然资源面临破坏和灭绝。严重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在文明发展中,不仅要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否则,自然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灭绝,它将使人类逐步受到严历的惩罚。 1 重视和保护大自然是人类破坏自然受到惩罚后的必然 自然资源破坏后带来的恶果告诉人们必须保护大自然。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规模社会化生产,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主要表现在滥伐森林,掠夺性地开采矿山,引发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绝。尤其严重的是近100年以来,世界工业化发展迅速,盲目地、掠夺性地利用资源以追逐高额利润,导致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鲁甸而言,历史上也曾是山清水秀、粮草风茂,野生动物繁多。鲁甸的苹果、花椒、黄梨、黄果、油桐都是远近闻名。1951年,全县尚有有林地4.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2.39%。到了1974年,全县仅有林地面积1.47万hm2,覆盖率降到10.28%。境内到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水旱洪灾年年不断,农村四料奇缺。一些农田特别是水利设施被洪水冲击毁坏,经济损失严重,遭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报复。因此,保护并合理利用大自然是人类破坏自然受到惩罚后的必然,也是一项荫子孙后代的一项千秋伟业。 2 保护大自然是新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2/3的陆地曾被森林覆盖,大约有5.07亿hm2。到1862年减少至3.67亿hm2。而到1963年就只剩下1.87亿hm2。在近100年的时间里破坏速度远远大于几千年的破坏速度。可见,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加强对大自然的保护。可惜的是,对于历史教训,人们往往是“衰之而不鉴之”,从而导致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力,环境急剧恶化。如公元前2000~前1400年,埃及文明曾显赫一时,这里气候温和,森林造就了肥沃的土壤,涵养了丰富的水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古埃及文明。但当时没有重视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文明后破坏了森林,造成地力衰退,农业萧条。古埃及600年的繁荣换来了延续至今的贫困。而今,许多河流出现断流,水源枯竭,气候失调。工业“三废”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保护合理地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3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保护大自然 我们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在世界上属于少林国家。至于2013年,中国森林面积15894.1万hm2,活立木总蓄量124.9亿m3;森林覆盖率为16.55%。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4%。由于采伐和开荒,火灾和病虫害等原因,我国年消耗的森林蓄积量多达3亿m3。我国14个主要产林省份的森林面积自20世纪60~70年代末的10年之间便减少了732万hm2。森林植被的破坏大大加剧了“西土东流”和“北沙南移”的速度。如近年来,黄河多次出现断流,长江水位不断下降,华北一带的风沙气候、雾霾天气等,严重阻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黄河流域本是我国文化发源地,5000年前,这里森林茂盛,风调雨顺。后来由于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每年抬高10cm左右,在下游地带河床高出沿岸城市数米,形成“悬河”。长江,由于上游不合理开发,土壤严重浸蚀。现在长江流域九省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水土流失面积36万km2,下泻泥沙不及6亿t。发展到仅四川1个省就大于38万km2,下泻泥沙6.4亿t,长江的排沙量已达10亿t,跃居世界各大河之第4位。致使长江有变成第2条黄河的危险。保护生态、治理环境,刻不容缓。为此,我国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体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一大批整治国土、治理生态、改善环境的大型生态建设项目,使得近些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水土流失有所控制。 4 生物物种的生存需要保护大自然 工业化大生产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失调,地球总体温度正逐步变暖。许多动植物绝种或殡临绝种。地球上曾经存在生物5亿种,至今已有98%生物由于不可抗御的自然力的作用,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则,已经永远消逝于地球。如科学上引人注目的三叶虫消逝于2亿5千年前,恐龙在6500万年前不明原因绝种。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的进化史也是生物的灭绝史。可是,自从人类参与大自然事务之后,这个灭绝史的时间大大加快了。在地质时代,3500~100万年前,平均50年灭绝一种生物。而现代则平均每年有1.4种生物遭受灭绝。自1600年以来,有120种哺乳动物,225种禽鸟已经灭绝。物种灭绝随着大自然的破坏而加快速度。现在地球上生存的全部物种,如若不注意保护,将最终走上灭绝之路,成为未来世纪的化石。如19世纪时,北美大陆的旅鸽多达50亿只,这种鸟是精美的食物,经过一个世纪无节制的滥捕滥杀,到1914年,该物种就灭绝了。再如我国曾是犀牛之乡,但犀牛已于1922年绝迹。我国的银豹,过去在喜马拉雅山、台湾一带分布广泛,而现在却十分罕见。现目前,我国生物物种丧失的情况也十分令人担心。新疆虎等10多种珍稀动物已经灭绝。大熊猫、丹顶鹤、东北虎、扬子鳄等20多种动物面临危境。在树种方面,贡山三尖杉、盐桦。在原产地已经找不到它们的踪迹。由此可见,再丰富的资源,如果不注意保护,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最终也将灭绝。各种生物和资源需要保护并合理利用。 5 人口增长要求必须保护大自然,合理开发大自然 自然界的千万种生物,都是在亿万年演化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诞生一个新物种,需要50~100万年之久。一种生物灭绝之后,它所含的基因也随之消逝。人们有能力建筑参天大厦,利用原子能,制造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然而要使一只死去的小蚂蚁重新复生却是无能为力的。不仅如此,由于每个物种的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一个物种的灭绝犹如一部机器被损坏一个齿轮,尽管存在着其它补充渠道,然而生命机器的运转速度将由此而放慢。而今人口极度增长,使发展中的数十亿人口为贫困和饥饿所迫,不得不破坏资源,追逐眼前利益。至使地球维持人类活动的能力正在不可逆转地降低。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基地正在缩小。人口、食物、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五大问题。保护大自然,合理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使各种再生资源能得以永续利用,是当今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当务之急。 6 保护大自然的具体办法 6.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自然的有效途径之一 自然保护区最初是以国家公园的组织形式出现的。它可以很好地保护各类珍稀的动植物资源、特殊地质、地貌等。第一个国家公园为美国的黄石公园,建于1872年。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较晚,到2013年有373个。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我国许多珍稀动植物资源,如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奇观等,都取得较好效果。 6.2 保护自然必须加强对工业废物的管理 要保护环境必须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管理,加强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防止以破坏环境来换取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在我国,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屡见不鲜的,如淮河上游两岸的造纸厂不注意污水排放,造成下游饮水、鱼类、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大损失。 6.3 保护自然必须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搞好宣传 保护自然必须依靠法律,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加大保护自然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共同关心和保护大自然。让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可见,保护大自然,合理而有计划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使各种再生性资源能永续利用,万世不绝是我们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目的,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 荷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919c5c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