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思考 【摘要】信息化战争高损性对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分析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入手,提出了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原则要求,并就未来信息化战场上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走向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车辆装备;维修保障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深入,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快速性、高损性等特点彰显突出,这对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战时车辆装备的抢修能力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关系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因此,加强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要求。 一、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 1、战场节奏变化快,车辆维修时效性要求强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作战节奏快,情况变化急剧,使得战前车辆保障和技术准备的时间缩短,战中对损伤车辆维修的时间也将缩短。同时,在作战过程中,敌人对整个战场可以实施全纵深、全方位的精确打击,不仅使车辆装备损失量增多,而且损伤车辆现场抢修和后送修理的有效时间大大减少,车辆维修时效性要求的更强。 2、战场破坏性大,车辆维修能力要求高 现代高技术战争,是多层次、全方位、全纵深、快节奏的立体战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的高新技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场,“发现即被摧毁”的打击手段将会造成大量车辆装备的集中损坏。此外,车辆自然磨损和技术故障都将明显增多,这些都将要求有较高的车辆维修保障能力。 3、战场环境复杂,车辆维修手段要求多样 由于车辆结构日益复杂,损伤机理多样化,造成车辆损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给战时车辆维修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目前,“硬”杀伤手段的威力越来越大,车辆的物理损坏在程度上更为严重,在形态上更为多样,不仅某些部件可能产生穿孔、破裂、变形等,而且,车辆的主体甚至整体都可能出现严重的损坏。“软”杀伤手段在新的技术原理基础上,以全新的破坏机理作用于车辆。它不仅可以使电子元器件烧毁、控制程序紊乱失灵、数据被“病毒”吞噬,还可以使车辆的材料出现结构性质变化。“软”、“硬”两种破坏机理相互结合、综合作用,使得车辆损坏的特征复杂多样,损坏的程度更为严重。因此,战时车辆维修保障手段的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原则 1、预防性维修为主的原则 车辆预防维修,是使车辆装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平时保养维护时间,正确及时地做好预防性维护保养和车辆技术状态监测工作,将部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战时的维修工作量。我军2009年4月修订颁发的《车辆保养规定》和《车辆修理规定》明确指出:“车辆维修必须以保养工作为重点”,这也充分体现了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 2、总成更换与换件修理为主的原则 损伤车辆的野战维修,受时空条件限制,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损坏零部件进行原件修复。一是原件修复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二是战场抢修 时间短,任务重;三是维修机具设备不具备进行原件修理的条件。因此,总成更换和换件修理为主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军队强调的损坏装备修理原则之一。 3、先主后次,先易后难的原则 先主后次,就是根据上级指定的保障重点和车辆所担负的任务,先抢修担负主要作战任务保障的车辆,后抢修其它保障车辆。从车辆所担负的任务性质上区分,应先抢修直接参战的各种指挥车、牵引车、通信车等特种车辆,后抢修担负一般保障任务的车辆。先易后难,就是先抢修损坏程度较轻的车辆,后抢修损坏较严重的车辆。对于一台车来讲,也应先修主要且容易修复的部位,后修次要、难度大的部位,先恢复其使用性能,后恢复其技术性能。 4、军民结合的原则 发动人民战争,依靠人民群众,是我军的传统和优势。我军装备的车辆,特别是通用车辆,大部分是军民通用的,民间可供利用的车辆维修力量越来越大,分布地区也愈加广泛。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维修力量动员和使用法规,制定动员、使用的计划和方案,形成军民结合、三军联合的车辆维修保障体系。 三、对战时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战备建设,打牢快速反应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时车辆维修保障只有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快速救、修能力。一是车辆战备建设要突出重点,搞好车辆战备建设,首先要更新战备观念。现代战争突发性强、部队机动迅速、任务紧迫,加大了车辆维修保障的难度。所以各级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快速反应对车辆维修工作的重要意义,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二是要搞好“应急储备”,以“备”求快。搞好应急储备,可以缓解供需矛盾,为后续物资器材筹措和补给争取时间,提高物资供应速度和应变能力。目前我军车辆各级储备,应当适当调整纵深布局,着眼于快速反应要求,加强主要防御方向和重点、热点地区的战场车辆维修建设,合理配置各种应急物资,形成点面结合、梯次配置、动静互补、综合配套的网络型车辆器材储备群。三要搞好平时战场环境调查,以“准”促快。战场环境调查,要坚持兵要地志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根据作战预案对可能发生局部战争的地区地理环境、物产资源、设施建设、经济基础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提出决策,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以备战时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战时现地勘查时间,避免战时情报搜集不全不准带来决策失误,以便提高战时车辆维修保障能力。四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抢救抢修方案。车辆装备部门需要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预先制定多种保障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种种新情况制定处置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时快速保障,应付自如。 2、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快速反应技能 作为战斗力和保障力的主体,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车辆保障的快速反应能力。维修人员平时必须强化专业应急训练,提高各种复杂条件下的维修保障能力。首先加强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训练,提高指挥员紧急情况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应变的能力。指挥人员在保障工作中必须做到思维敏锐、工作超前、统筹计划、协调同步;同时还要掌握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指挥工具、精通业务、熟悉组织程序,以实施快速反应的正确决策。其次,以应急训练为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修理工、司机)训练,主要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在恶劣战场环境中的心理素质训练,在不同环境、不同作战样式条件下组织快速保障适应性训练、快修快救训练,应用新设备和“土洋结合”的快速修理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加强修理分队在野战条件下迅速自救互救的技能训练,提高野战生存能力。 3、改革保障方式,探索快速反应途径 我军车辆现行保障体制按建制系统垂直供应,自成体系,保障方式单一,战时反应比较迟缓。因此,必须围绕“快速反应”新特点,打破常规。首先,着眼现代战争发起突然、临战准备时间短促的特点,把静态准备与动态准备结合起来,着重提高动态应变能力。其次,着眼部队机动范围大、作战区域位移不定的特点,把机动伴随保障与区域定点保障结合起来,以伴随保障为主。第三,着眼作战手段多样、路线多变、作战任务转换频繁的特点,把独立保障与支援保障结合起来,重点实施独立保障。第四,着眼参战的军兵种多、战场范围广、情况变化突然的特点,将逐级保障与越级保障结合起来,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采取越级保障。第五,着眼现代战争地面破坏严重的特点,可将地面保障与空中运输保障、海上运输保障相结合,提高立体保障能力。 4、改善修理设备,提供快速反应保证 在现代化战争中,战时车辆维修保障我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队车辆装备数字化程度低,方舱和集装箱式的专业技术单元等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车辆普遍缺乏“三防”能力,远不能适应核、生、化武器的作战环境;部分先进维修车辆装备编配面窄,部队未完全普及,战时易造成各分队保障失衡。为此,我们今后必须注重各种车辆装备的研究和各种技术性能的优化、改进,不断提高野战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及“三防”性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dca2c1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