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自适的苏东坡和他的豪放诗词(一)

时间:2022-04-19 12:11: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超然自适的苏东坡和他的豪放诗词()

【摘要】苏轼的超然自适,融合着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苏学士独具特色的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个性。苏轼的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苏东坡苏轼诗词

宋代文豪苏东坡性格率直,文风豪放,世人评苏东坡,也多用豪放一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刘熙载也在《艺概》中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则时与太白为近。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有千般境。苏轼诗文大开大合、波澜起伏,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浑然天成,收纵自如。他的作品有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有庄子的丰富联想,有李白的挥洒自如。他把自己的性情学问、襟怀、才气倾注于词。写怀古、写登临、写赠友、写送别、写悼亡,也谈游仙、谈禅理,开辟了新的题材范围和美学境界。苏轼的作品传情审理,他的文字为人生、为生命作以最精彩的注释。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十五赏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尽叙理想与现实间的偏差。贬官黄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畅谈风雨之后的感触。游清泉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失意中仍壮志满怀。苏轼的诗文情景兼,骈散结合,兼收并蓄,翻新出奇,既有知性的认识又有审美的愉悦。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他的诗文看似平淡实则奇警,看似松散实则精炼。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艺术境界。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苏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一生,颠簸流离,起源可用他的一首诗概括:“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写的就是他自己。他年少时才华横溢,聪颖早慧,21岁时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进士及第。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赏识。三父子一时名满京师。从当年欧公赏识的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的潇洒少年郎,到暮年时的天涯流落客”,在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中,他已经把本心隐于佛、道的豁达与空灵中,他的心已超乎尘世,“九死南荒吾不,兹游奇绝冠平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才是真正的超然自适耳。旷达虚静,随遇而安,而又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济世的初衷,坦荡堂正,从而形成了苏轼最为世人崇敬的人格魅力。在苏轼66年的生命里,或许波澜重重,或许生活困窘,但他未曾颓唐丧志,一直致力于仕途,而最难得的,应属他始终保有的那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他看得开生死,看得开离别,看得开奔波劳苦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到处萍飘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539c0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