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文体:传记。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今:现在。 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 以:用。 务:事务。)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为:成为。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只,只是。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 孰:谁。 若:比得上。以为:认为。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从事。) 3、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到,等到。过:经过。 论议:讨论,评议。 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 即:就。 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相待:看待。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遂:于是,就。 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 “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 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文体知识: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做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实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体;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可细分为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散文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格律你,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2fa76f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