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悯农(其一)

时间:2022-09-16 08:15: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悯农(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注释】

悯:怜悯。

粟:谷子。这里指代所有粮食作物。

子:植物的籽实。 四海:指普天之下。 闲田:荒废闲置不种的土地。 犹:还,仍然。

【大意】

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收时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四海之内无闲置荒芜的田地,可是仍有农夫饿死。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春种秋收,农民们四季忙碌。然而四海的田地都结满了果实,那些劳动者还是两手空空。强烈的对比带给了人们沉重的思考,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呢?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刻画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所带来的矛盾,道出了百姓之声。诗文亲切感人,概括却不抽象。诗中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所以,这首诗虽然通俗明白,却不单调浅薄,让人常读常新。

【链接】

李绅(公元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元和元年806 进士,官翰林学士,武宗时做过宰相。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元稹、白居易交往很密切。《全唐诗》录其诗四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5c9926bd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