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财务人员必看《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很多初次打交道的做财务的网友来信问到:“为什么财务人员一定要阅读《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这本书”? 出于时间上的考虑,作者不一一做出回答,仅以此文作为一个通用的回答。 第一,财务人员要想有更大的职位提升和待遇提升,必须了解预算管理的知识。传统的会计范畴仅限于会计核算层次,而中国绝大部分的财务人员也都是在从事着会计核算得工作,待遇一直上不去,月薪在2000元~10000元之间。而财务人员要想担任财务经理或更高级别的职务,则公司会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是侧重财务管理方面,而成本管理、ERP与预算管理这三项是重中之重。不懂这三项管理的财务经理或者财务总监,其生存会受到严重的挑战。作为老板或者总经理,他们要求财务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并监控整个公司的作业过程,不懂这三项管理的财务负责人会显得无能为力; 第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最高境界。它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销售预测、销售信用、销售策略、生产制程、工艺路线、研发趋势、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的应收应付模块、成本模块、审价模块、监控模块、收支模块、人事的绩效管理等都完美的整合在一个系统当中。这样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在绝大部分企业的实操中,财务部门的牵头和引导以及监控的作用最大。大部分的公司里,财务部门要率先提出实施预算管理,要配合老板做好战略分析与决策,要设计预算管理制度与流程,要做好预算假设,要与人事部门配合做好各岗位的绩效,要保证各岗位的绩效与企业战略目标对接,要保证各岗位的绩效必须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要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表进行审核,要了解销售趋势,研发趋势,要了解工艺路线、编码生成,要了解生产制程、要懂得供应链的管理和现场管理,要用各种工具来反驳各部门递交的报表以及他们所作出的答辩,要做好滚动预算,要保证滚动预算与年度预算相衔接,以此来实现年度目标,要保证滚动预算符合各月的实际变化情况,要做好支出控制,尤其是内部银行,要做好融资准备,要做好预算分析与考核,等等。这些工作都已经超出了会计核算的范畴,完全是站在最高管理者的高度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所以,做好预算管理并不容易,对于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非常重要。 第三,它是一门通用的管理语言。只有那些狂妄自大、不懂装懂的财务人员才会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预算管理,最后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整个企业。预算管理是由各个部门各个工作中心集合在一起来编制和管理的,它将所有人的绩效都捆绑到了整个预算管理体系,它综合平衡了所有人的利益倾向,它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直接挂钩。财务人员可以不懂销售,可以不懂生产,可以不懂人力资源, 等等,财务人员只需要按照已审核的预算表进行监督、控制和分析,任何人都不会反对,财务人员通过预算表与其他人沟通,沟通效果会非常好,也不会有人认为你是外行。 第四,它简化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财务要付款,会严格按照预算通过内部银行进行控制,不用为人情所左右。如,人事经理要求报销3000元私家车费,这在以往是没有报销过的,这种情况下,财务负责人也不敢立即签字也不想得罪人,于是拿到老板那里让老板先签,老板责怪财务负责人,要求其以后对这种报销要先挡回去,不要到老板这里来,或者老板要求财务负责人立即做出一项制度专门针对私家车费的报销,就这样,制度越多,财务操作的难度越大。企业如果有了预算,这种情况就不会存在,这是一种情况。还有,比如采购部要求支付一笔到期款项500万元,财务负责人不敢动用银行存款,因为过两天就要发工资,但是采购款项不能拖,会影响生产,所以,财务负责人左右为难,这种情况下如有实施预算,则非常简单,财务会通过内部银行将刚性支付的工资额度预留,采购款项不能支付的由采购部门自行与供应商沟通,采购部门也不会反对,因为在滚动预算报表中,当月可以支付的采购款项是计算好的,采购部门提前就有预期。再如,销售收款如果不及时导致资金断链的话,财务部会通过内部银行预留刚性支付项目的额度,销售人员会因此而受到惩罚。上述一切的一切都不需要财务人员做特殊沟通,因为预算表以及内部银行额度结存表中都已经列示。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实,都可以告诉我们预算管理可以大大简化财务工作,并提高财务运营效率与效果。 第五,《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是走直线教育的路线。“走直线”意味着不保留、意味着不走弯路,“走直线”要求我们全盘托出所有的绝招,而不是通过分散观点的方式来分阶段收费,“走直线”要求我们保证其他人在认真阅读本书之后达到跟作者一样的水平。这一点在本书中到处都能切身感受的到。 第六,《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非常强调全过程案例教学。“全过程”意味着中间过程不脱节,意味着不向读者摆迷魂阵,意味着阅读过本书的人都能全过程操作,而不是这里不清,那里不明,或者只懂某一个环节。这一点在本书中也是到处都能切身感受的到。 第七,《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非常强调系统管理。本书特别强调系统管理,因为只有系统管理才是最全面的、考虑最周全的,所以,再先进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都无法代替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其效果甚微或者不具有可行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独到的利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c1df59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