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电子产品,这些产品也成了孩子业余的玩具和消遣方式。一项调查显示,60.87%的家长称,自己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ipad、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费1-3小时。整天待在家里玩ipad、看电视、上网打游戏成为他们每天的生活,孩子在原本最喜欢外出玩耍的年纪变成了“宅娃”,失去了最基本的童年乐趣。可即便是宅在家里,孩子们用来阅读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然而,客观来说,尽管电子产品霸占了孩子很多时间,却不能成为孩子不阅读的根本原因。 一、培养阅读习惯“有趣”才是关键为何总能听见孩子说:“我想玩游戏,我想看动画片。”却听不到他们说想看书呢?因为孩子只会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喜欢则是因为那件事存在趣味性。所以有趣的游戏和动画片总是能特别吸引他们。那么,逆向思考一下,答案也就出来了,因为阅读本身缺乏趣味性,以至于孩子总是不太喜欢它。由此看来,想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前提就是要让阅读变得有趣。原始的方式是将阅读作为任务去完成,在父母规定的时间内,打开一本书,到时间合上,书本上的字画过眼不过脑。哪怕这次静下心来看了,也无法保证下一次可以,阅读没有趣味性和连贯性,习惯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改变阅读方式势在必行。 最初,父母可以用iPad上的儿童阅读app来吸引孩子的目光,这种类型的电子图书色彩明艳,还带有一些动画和声音,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当孩子对这种形式的阅读表现出喜欢或者感兴趣的意思时,父母可以每天或者定期安排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喜欢跟父母一起玩一起学习,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好感度又可以掌握孩子阅读的情绪和动态。也许有的父母工作在外地,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这个时候就更需要给孩子一种期盼。孩子只在乎父母陪伴他们,却不甚在乎陪伴的形式,可以将陪伴孩子阅读作为一门必修课,当孩子期盼父母回来时,也同时在期盼一起阅读和交流的情形,无形中提高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到中期,要开始丰富阅读的内容,可以让孩子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籍,比如童话故事、美食、旅行、自然、科技等等,这也是一个可以了解孩子其他兴趣爱好的契机。同时,阅读的形式也不用仅仅拘泥于看和听,可以让孩子看完一篇童话后,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切忌用检查作业的态度来命令孩子,而是要以想听一个有趣的故事的口吻来商议。通常情况下,孩子都是很乐意满足父母的小“愿望”的。之后孩子表述完,父母毫不吝啬的夸赞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和开心度大大提升,从而喜欢上这种形式的表达,并会主动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给自己“备货”。当然,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来个小型的讲故事比赛或是共同演绎一则小故事,那样效果会更棒的!到后期,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父母可以开始从陪伴阅读的状态中抽身,但仍要继续给孩子保持原先的阅读氛围。比如,如果父母在一旁看电视或打游戏,孩子的注意力会很难集中在书本上,阅读的兴趣自然就消散了。因此当孩子独立阅读时,父母也应在其周围做着相关阅读、学习或工作的事情,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跟自己一样,保持一种心理平衡感。另外,父母也需要对孩子阅读的书目有所了解,适当时候跟孩子以逗趣得方式聊聊书中的事物,不仅可以更好的跟孩子沟通交流,也可以保持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喜爱。 三、尽量避免“无纸化”阅读 孩子爱阅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父母仍然需要注意孩子阅读的方式方法,比如阅读的姿势、阅读的形式、阅读的媒介等等。不好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展。因此,当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姿势来阅读,避免出现因为躺着阅读、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阅读而危害孩子脊背和视力的情况。此外,父母要尽量减少孩子“无纸化”阅读的时间。在初期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时,可以先用iPad或其他媒介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通过这些电子产品阅读,提高兴趣。但是在之后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回归书本,一是保护眼睛,二是提高阅读的质感。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可以看出,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父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成熟的喜好之分的,这时就需要父母做出正确的引导,采取措施、改变方式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产生兴趣后,阅读不再是任务而是爱好,孩子热衷于自己爱好的事,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也许有的父母会觉得很难做到,但是教育本身就是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看过《爸爸去哪儿》的人应该都非常佩服黄磊,因为他教出了一个非常懂事、善良又有涵养的女儿多多。黄磊曾经说过一句话:穷养富养都不如爱养。这里所说的爱绝非溺爱,而是说教育孩子要用心,当你花费心思、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孩子、引导孩子时,孩子给父母的回馈往往会令人惊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83c4f0f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