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科研苗子为何难修正果

时间:2023-03-01 02:20:3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优秀科研苗子为何难修正果



我在美国访问期间,有机会拜访了一些北大校友。这些校友大多数从小就非常优秀,经过北大四年的培养后到美国最好的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有些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们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人才市场竞争中不逊于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但在高兴之余,我也注意到另外一个现象,在我的心里投下了一道阴影。

有一天我见到了一位校友,中学阶段曾获得过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和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是许多人崇拜的偶像。他被保送到北大物理学院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申请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物理研究所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另一所顶尖大学跟随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获得了该校物理助理教授职位。应当说这一路走下来非常顺利。但就在几年前,他突然间改了行,开始自己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公司,从事投资移民咨询顾问。在美国期间,他邀请我到家里做客。他的家坐落在郊区的湖畔,风景秀丽,静谧怡人,是一幢很大的独栋别墅,有两个很可爱的孩子。他的夫人是当年在北大的同学,现在在家做全职太太。

为什么一个当年在物理学领域里非常有潜质的优秀学生,到了美国之后没过几年,他的人生轨迹就全然转向了呢?我问起他的心路历程。他说,在美国的最初几年,也曾想过在物理学领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但美国大学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他逐渐意识到,这辈子无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到达第一流的位置,慢慢就产生了想放弃的想法。当然,继续在美国大学就这么待着也能混下去,但后来成了家,有了孩子,经济压力逐渐增大,不得不去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就这么转了行。有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翻出当年的获奖证书,他也会回想起年少时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梦想,但也不过是只能想想罢了。

我们还聊起当年读书时曾经共同崇拜过的一个偶像,是某个省的文科状元,在北大社会学系读书。他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第二个费孝通,在中学阶段就读完了费先生的所有著作,北大读书期间一直是社会学系的第一名。他曾信誓旦旦要在北大读完所有的学位,绝不出国——他相信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根基在中国。但在大学二年级时,他遇到了他的女朋友,也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女孩。这个女孩要出国,他不得不跟着出去。凭借着雄厚实力,他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全额奖学金。据说,到了美国的第二年,他就转到了金融系,硕士毕业后去了华尔街,现在在一家国际投资银行工作。

人的一生极为复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在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一直都极为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极为聪明,甚至不乏兴趣和理想——最后却没有在自己最初喜欢和从事的研究领域里继续坚持做下去呢?经济上的压力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促使他们做出放弃的选择呢?

我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我从不认为,所有在大学里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未来一定要从事这一专业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基础学科领域。我也并不认为,成为科学家和学者是一个


人的最优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道路的权利。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都是经济学专业,但现在从事的却是教育工作——这并不妨碍我经常会从经济学角度特别是从制度和政策维度思考我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学的专业训练反而使我有可能看到一些教育学专业的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事实上,这个世界的确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数学家、理学家、化学家或生物学家。可能大多数人最后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大学时的专业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然,他们在接受专业训练时所形成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我认为,这才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实质。

在本科阶段,学生不一定需要获得多么艰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们能够通过系统性的学术训练,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在面对复杂资讯和局面时知道从哪个方向入手去解决问题,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过早地进入具体的技术性专业反而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未来发展空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一直觉得学生在本科阶段应当尽可能地选择基础学科——数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在任何专业里得到运用。未来是不确定的。学生的基础越扎实,他们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就越强。如果要在专业化和通识教育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更倾向于在本科低年级实行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高年级再开始专业化教育

尽管如此,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很强的声音在说,北大每年招收的学生中,至少应当有一部分人——哪怕数量很少——能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在基础学科领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若干年后,在这个领域的世界上最顶尖的学者群体中,依然能够还有北大毕业生的身影,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顶尖学者本来就是稀缺的——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文明也都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但如果一个没有,那可能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和失败。

按照常理来说,北大、清华每年招收了全国高考分数最高的学生,他们中间应当涌现出最多的科学家才是。但细数当今全球最优秀的华裔科学家,本科出身于北大、清华的并不占多数。据统计,恢复高考以来,有大陆大学教育背景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13位华人科学家中,出身北大本科的有四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两位,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各一位。而三十多年来,北大、清华的本科招生总量至少应当不低于15万人。这些当年以最高分数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

有一部分人依然在坚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大多数人最后没有坚持下来。坚持不下来的首要原因可能是他们面临的选择机会太多。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般而言,他们面临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大得多——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可以先挑,往有时候还会挑花了眼。选择机会越多,一个人面临的诱惑也越大,也就越难以坚持下去。经济学家常常建议“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尽可能地分散风险,但对科学研究来说,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正像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所说,正确的决策可能是应当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连续性地从事某项研究工作,否则浅尝辄止,很难做出原创性的尖端成果。

坚持不下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他们对于所学的专业或未来从事的领域缺乏真正的兴趣和狂热的激情。恢复高考后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实行的是统一高考下的集中录取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它最大的弊端在于高校无法有效地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412b59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