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关于“七夕节”的考点清单 1.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七夕节本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等。 3.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五)端午节,放假1天(六)中秋节,放假1天(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4.著名诗歌: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 端午节是世界文化遗产 以下是2020国考如何提高申论阅读水平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而我们常说“七分读,三分写”,阅读能力的提升训练对于答好申论试卷既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简单谈一谈如何提高申论阅读水平。 一、养成标记阅读的习惯 申论阅读材料较长,篇幅较多,而在考场中我们主要依靠瞬时记忆,因此必须做好适当标记,避免无故的时间浪费,效率不高。比较推荐的方法是阅读任何一则材料,先标记段落,分清段落之后,再开始阅读,阅读材料之前,首先要阅读对应的题干信息,这样阅读才会有针对性,在审题过程中,圈出考察的关键信息(例如:作答对象、作答主体、作答任务、作答限制条件等),然后到材料中对应找出信息点。建议直接要点画框,间接要点画线,关键词画三角,如果需要整合信息点,可以在材料文字旁边对应位置做好适当批注,方便最后答案的书写。 二、增加对词的敏感性 国考和多省联考等考试中,往往会在材料中对应出现题干中的关键词信息,而且会反复出现。因此需要我们增加对于词阅读的敏感性,在材料中圈出高频信息词,这些高频词就会反映出某则材料或者某段材料的核心思想,方便我们得出作答思路。同时,不要孤立地看待这些词汇,要将其放在句子中共同理解,提高阅读深度。 三、善于找出文章中关键句 在材料中经常会在某段出现整个段落或者是整篇材料的中心句,找到中心句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精准地把握材料核心思想,为答题服务。核心句往往出现在材料的段首或者段尾,甚至是一段材料中带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表达,或者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因此这需要我们加强对于句与句逻辑关系的理解,并列、递进、因果、总分等关系,需要具备快速识别的能力。 四、把握材料中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段落阅读能力对考生的要求较高,需要考生既要通过词、句阅读,理解某段的深刻涵义,同时又要将各个段落放在整体中进行考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时打好词、句阅读方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案例型材料的理解,就必须要自己概括出写作大意。 随着近年来申论题目题干问法愈加灵活,材料篇幅字数不断增加,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通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刺激,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做到答题又快又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44c82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