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唐诗宋词感悟穿越时空的美 作者:司兴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 新课标基本理念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唐诗宋词是一个珍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一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是我们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领会唐诗宋词之美,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那么如何领会唐诗宋词之美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在朗读中感受音乐美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发展到唐宋的诗词,表现节奏上,音节与音节的组合、语音的长短、轻重、韵脚的变化,以及音调上平仄的变化,双声、叠韵、象声词的运用,都能营造出更为完美的音乐般的美感。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唐诗宋词时,根据这一特点,在朗读过程中,正确引导,让学生理解诗词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从其字里行间的音乐节奏之美,从那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的朗读节奏中,感受到作者那回肠荡气的感人力量,使学生自然进入审美感知过程,产生美的愉悦,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例如杜甫的《兵车行》,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节奏、韵味:首段六句,用一韵,绘声绘色,一气呵成;第二段凡三换韵,长短参差,错落有致;第三段四换韵,情绪更为激越。在这反复朗读吟诵中,让学生感受到或高昂或低沉,或急促或平坦等不同音调构成的黄钟大吕般的音乐美感,在这种音乐美感中使学生品味出作者那奔放豪宕、勃不可遏的感情,在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控诉中得到美的熏陶。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可以“看到”“听到”“触到”的人、事、物,逼真地再现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通过反复朗读,达到形之于声,情之于中,从而在语言的美感中获得生动地情景体验。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韵脚节奏鲜明,朗读过程中,我让学生在体味音乐美的同时,尽情想象词作者所描绘的这幅“烟波垂钓图”:鹭之白、山之翠、桃之红、笠之青、蓑之绿、鳜鱼淡黄而略带涂褐,色彩有对比又有映衬,在音乐美感中领会出由鹭、山、桃、水、风、雨、人、鱼等组合而成的绘画美,其中那平而淡的高情雅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在分析中欣赏含蓄美 司空图在《诗品》中论“含蓄”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炼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在唐诗宋词中尽得“风流”。我们在鉴赏过程中,分析出它的暗示性,分析出它的意趣风神,让学生体会出意象的朦胧性和多义性,领会它的含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这首诗尽管写的是秋月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句句写柳,而全诗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又是情;句句咏物,又写人,实乃“含思宛转,笔力藏锋不露”。鉴赏此诗时,引导学生分析其含蓄美的同时,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ab35be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