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25年秋天,因为战事,弘一法师李叔同滞留在宁波七塔寺。其间,受好友夏丐尊的盛情邀请,他去夏家小住了一段时间。相处的日子里,夏丐尊发现,李叔同每次用膳时,都十分简单,仅仅是一小碗米饭,外加一碟白菜、豆腐之类的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 一天中午,厨房师傅烧饭时把盐放多了,菜成得令人舌根发麻,众人都难以下咽。然而,李叔同却吃得津津有味,悠然自得,仿佛正在品尝一盘山珍海味似的。夏丐尊实在看不下去了,关切地问道:“一碟腌菜叶,您不觉得太咸吗?一杯白开水,您不觉得太淡吗?” 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在我看来,好坏皆是福。” 要求:以“人生咸淡皆有味”为题作文,不少于800字,注意文章的开头,使用一到二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写作指导: 一、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既有理趣、情趣又包含深刻生活哲理的作文材料 就理趣方面而言,"咸淡皆有味"中多少包含着些许禅意,咸淡是两种不同的滋味,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例如达与穷,官与隐,崇高与平凡,叱咤风云与默默无闻,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有了这些思考,思维就能发散开了:朗月清风与酒绿灯红,山肴野蔌与肥马轻裘,处江湖之远与居庙堂之高,今日青灯黄卷的弘一与当年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因此说,写作时一定要展开联想、想象,能找准题旨和个人感悟的对接点显得非常重要。 就情趣方面而言,文题为你提供了两种适用范围广阔的"配料"--咸淡。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有自主性,有选择性。对以理性见长的同学来说,"咸淡"中有不同层面,不同梯度,值得我们去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对情商突出的学生来说,同学们有一显身手的舞台,有放飞思维的空间,创作空间显得尤为宽广。倘若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咸淡",那么,明月也多情,诗书亦有味。或成或淡,或酸或甜,自能品评出种种不同的生活况味。 "人生咸淡皆有味"一句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感悟。"咸""淡"这两种不同的滋味,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例如:富裕与贫穷,腾达与困窘,出仕与隐居,崇高与平凡,叱咤风云与默默无闻,成就非凡与普普通通……。而"皆有味"则是指不管是何种生活、何种人生,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都值得我们去珍惜热爱。生活丰富多彩,人生也丰富多彩,人生的感悟自然也就丰富多彩。单一的人生枯燥乏味,单一的人生感悟也令人生厌。 有了这些分析,我们自然能得到启示:面对任何一种生活处境,我们都应该乐观对待。贫穷时不落魄,富贵时不自傲;失意是不气馁,腾达时不骄横;山珍海味吃得,粗茶淡饭也吃得;宝马坐得,自行车也骑得;成功时开心,挫折时不灰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品味到丰富多彩的人生滋味。 二、出现的偏题现象分析 从材料的内涵分析,这个作文题离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偏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偏题的最大可能是偷换概念,在材料分析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中心。 人生的多样性不只是体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之路,更在于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生活与人生阶段,有时顺达,有时曲折;有时富贵,有时潦倒。写作时应该抓住同一个人的生活多样性,切不可将一个人的生活单一化,而将多样性视为不同的人的不同生活。 如:从材料推导出"平淡生活也值得珍惜、值得品味""从平淡生活中品味出不平凡"这样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平平淡淡也是真",但在写作时有可能偏离成"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的观点。(一个"才"字排斥了其他的生活方式,从而偏离了"咸淡皆有味"的内涵)。不应讲"我们要学会过平淡的生活",而是讲"我们要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味人生真谛"。 又如:从材料可推导出"顺利固然可喜,挫折也并非没有收获"这样的人生感悟,但在写作时可能偏离成"我们该如何对待的挫折"这样的观点,从而既偏离了中心,又使文章缺少了材料固有的生活哲理。 又如:题目是"咸淡皆有味",应该包括了不同的人生与感悟,但在写作时有可能只写"人生之咸"或只写"人生之淡",这也是一种偏题。 文章整理: 咸中有味淡中鲜 咸中有味淡中鲜,这是经常从父辈人那里听到的一句俗语。大概说的是饭菜咸一点会有味道而淡一点则会在其中尝到鲜美。 如此平实的一句话却极精准地概括了人的一生。波澜壮阔是咸,是味道浓厚的一生;水波不兴是淡,是朴实鲜美的一生。潮起潮落,便是夹杂着咸淡五味俱全的一生。 于苦难中品味出奋斗的欣喜,咸有咸的爽口;于平凡中品味出简单的快乐,淡有淡的怡人。热爱生活的人懂得接纳生活的每一种面目,享受每一份独特的味道。 生活给蒲松龄加了一勺屡试不第的盐。让他知道了眼泪有多咸,但这个老秀才居然还自我调侃,将万千考生比喻得似囚似丐,似冷蜂病鸟,趣致盈然;生活给蒲松龄白于水般教书闲淡的平淡。他却把与村野渔耕的谈话变为无尽的财富,整理成一本《聊斋志异》后世流传,蒲松龄懂得生活的真味,他在苦难中阅尽生活的艰险,给自己添了支嬉笑怒骂的笔,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精华,给后世留下一本芬芳。 生活给王万青添了一勺贫瘠高原的盐。从繁华的上海到贫苦的西藏,从条件完备的医院到乡村的赤脚,他没有抱怨,他从这咸里看到了高原纯净的美景和牧人亲切的笑脸,由衷喜悦赞叹;生活给王万青几十年如一日的淡。他却努力在平凡中做出微薄的贡献,谈到人生,王万青是微笑的,相濡以沫的妻子和敬他爱他的牧民,让他自足于这份平淡,在平淡中以现最真挚的眷恋。 人生百味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今天的我们再次吟咏这首歌时不知你是否还能记起它背后那凄美而又壮丽的故事。 他是中国近代动荡时期的一位热血男儿,一直追随蔡元培为祖国的振兴而奋斗,谁知蔡元培遭人暗杀,国内形势日趋紧迫,与蔡元培并肩作战的他也不免遭人迫害。无奈之下,他先去日本躲避一下,等时机成熟时,再来施展报负。 他是她的房客,她是他的画模。在同一屋檐下,她为他的才华横溢所倾倒,他为她的温柔素雅而着迷。 她的人生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但却有着自己别样的雅致与韵味。 而他不同,他的人生好比是一碟咸菜,经过多重考验,腌制出独特的咸香与苦辣。 他心系着祖国,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毅然回国,为祖国奉献自己。而她,只愿为爱情奔走天涯,心爱的人在哪,她就去哪。尽管她知道他有他的妻,他有他的儿--------- 她都不在乎,只愿自己默默付出。 慢慢的,他开始迷恋上了佛教。他喜欢佛教的博大精深,超越世俗,意蕴无限。他潜心研究,他的人生必将由为祖国振兴的热血男儿转为更为宏大,更受人敬仰的位置。他的才华,他的坚持,必将注定他的人生会达到一个世人不能及的高度。最后,他度入佛门,法号--弘一法师。 她只是个普通的扶桑女子,她不理解,她的心也没有强大到可以心如止水的目送自己的爱人弃她远去。 她去找他。"李叔同--------" "请叫我弘一法师。" 他不敢抬头看她朦胧的双眼,怕那双多情的双眼勾出那往日的情意绵绵,扰乱了自己皈依佛门的那颗清静的心。 面对自己的好友夏丏尊的询问,他答出"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我想这也一定是他尝尽人生百味后最无奈的感慨吧。 他的人生有他的壮丽与宏大。 但是,你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那是扶桑女子的苦苦吟唱啊。 她也有她平凡的美啊。 也许正是有这么多无奈与悲欢离合,人世间才能如此丰富多彩吧。 心轻草亦香 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即使相隔了那么多年。仿佛一点改变都没有发生过。依旧是崎岖的山路,依旧是破旧的土屋。 他望着车窗外模糊的家乡,禁不住皱了皱眉,要不是医生说他必须要休假,恐怕他是不会回到这里的。 望着家里的炊烟,他不禁有些心酸,母亲从里屋走出,看见他,先是一愣,才叫出了"顺子",随着这一声,他回来的消息在村子里炸开了,亲戚朋友们都来看这个在外漂泊十几年的孩子。 他们脸上漾着笑,对他嘘寒问暖。他每次走出家门,都有人同他聊天。他们的笑容使他迷惑。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满足,他们没见过高楼大厦,他们没尝过山珍海味,他们没睡过高床软枕.他们在乡村只是平淡,像水一样,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事情。可顺子的心真的在这种平淡中放慢了节奏。 自他回来,他也没有真正开心过,他的公司,他的计划,一切一切都让他担心。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见他在院子里愁眉不展,就说带他出去玩,孩子们带着他来到了一块草地,他抬眼望去满目的绿色,在春日柔软的阳光下,似乎要绿到人的心里。 孩子问:"你闻到香味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cd0132caaedd3383c4d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