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对比教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对比教学 作者:季凤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 【摘要】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是两篇风格极其相似却又各有风格的唐代诗歌佳作。在教学中,这两篇作品虽各自独立,但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将两篇作品放到一起对比教学,从主题、形象、手法、风格等各个层面进行赏析,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崔颢 李白 诗歌 对比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6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古诗词也吸引了很多青年大学生,其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两篇唐代名作更是佳作之选。在教学中,这两篇作品虽各自独立,但可以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将两篇作品放到一起对比教学,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具有可比性 (一)两篇作品颇有渊源。崔颢的《黄鹤楼》为古人所极力称赞,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相传李白后登临黄鹤楼本欲作诗,却因见到此诗而搁笔作罢,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直到后来李白在江浙游玩路经南京,兴起欲与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两篇作品因此渊源,而常被人们并提并比较谈说。 (二)两篇作品风格相似。这两位诗人都是盛唐时候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都闪烁着盛唐诗歌特有的“盛唐气象”,有相似之处。更兼后者仿前者所作,故二者在风格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这两位诗人诗风又各不相同,造就这两首诗很大差别。无论是相似或相异,都给教学中对比教学带来可能。 二、对比教学探析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要贯彻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比较教学方式成为当代大学课堂越来越受关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辐射形式将具有相似度的作品勾连结合联系比较,找出不同作品中的相似之处,凸显不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不同作品的文学风格,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欣赏作家作品、拓宽知识面、融合各种信息。以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为例,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对比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从“盛唐气象”入手。简介盛唐诗歌特色,让学生对盛唐诗歌有个大体的了解,同时为学习《黄鹤楼》和《登金陵凤凰台》两首诗歌做好铺垫。“盛唐气象”是盛唐时期诗人因了那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熏染而特别具备的大气慷慨的诗歌特色,无论悲喜,皆无拘束。这是那个时代诗人共有的味道,也是崔颢和李白都沾染的气息。 (二)介绍作品渊源和作者生平。介绍两篇作品背后被传为佳话的故事,有助于拉近两篇作品之间的情感距离,也有助于后面更好地开展作品对比教学。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崔颢和李白的各自生平,突出他们各自个性特色和诗歌风格。如,崔颢和李白都有抑郁不得志之处,但李白思想融汇了儒家、道家、释家等各家思想,从而使得李白的诗风多一种超然的境界。 (三)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在具体学习两首作品时,可以从主题、形象、手法、诗风等各个层面逐层细腻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同作品,不同诗风,不同思想,在比较中进行撞击,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更透彻地把握两篇作品。 1.主题方面。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主题,但这两篇作品主题上有着共同之处。比如两首诗里都有悠远的时空感悟,《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登金陵凤凰台》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不同的诗句都同样镂刻着深深的时空感慨,时空交替、物是人非,唯有自然是永恒的。但这两篇作品的主题又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点出诗人乡关之思,后者末句“总为浮云遮望眼,长安不见使人愁”点出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却仍然忧国忧君的抑郁忧愁。由此可见其境界高低。 2.形象方面。形象是诗歌的眼睛,通过诗歌当中深有寓意的象征性形象我们能看到作者的内心。在《黄鹤楼》和《登金陵凤凰台》两首诗中,两位诗人选择了独特的形象为自己诗歌增色。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登临怀古,选择的意象都跟这个登临地点或多或少有所关联。如前者选择了黄鹤楼的典故和黄鹤楼附近的景色为自己诗歌的意象,而后者选择了凤凰台的典故和凤凰台附近的景致为意象。 3.手法方面。两篇作品都使用了用典、对偶等手法,都以典故开头、点睛收尾,都插入怀古伤今和景致描绘的句子,这是二作的相似手法。如前者里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以黄鹤楼由来的典故开头,后者“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这其中又有不同之处,如后者收尾时以比喻和用典手法融贯诗中,更好凸显自己诗作主题,“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诗风方面。在分析诗风时,可以结合前面作者生平和思想介绍对比分析不同诗人的诗风形成和各自特色。如李白相对于崔颢,他的思想包容多面,他个性洒脱不羁,一生放纵山水、饮酒写诗行侠成为他人生独特的风景,其人生和诗作都是对“盛唐气象”最好的注释,大气磅礴、慷慨洒脱、优美自然,诗歌行文如行云流水,不带停滞。而这点是崔颢所无法比拟的。 在教学中,教者宜从这两篇作品的比较教学中生发开去,让学生学会去比较不同作品、分析不同作家作品,如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如鲁迅和梁实秋的作品等等。在教学中,遵循对比教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的可比性原则和辐射思维进行求异同、探究式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和接受信息的效率,也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殿堂里的景致。 参考文献: [1]《谈比较法在师范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肖英著。 [2]《比较文学概论》,陈惇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大学语文》,陆丽娜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99dd5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