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教学慧眼识题旨 妙手写美文 备课人 柯昌英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作文审题的步骤,掌握作文审题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审题 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方法:以精题例题来让学生掌握审题技巧作文审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时,有个着坐马车的旅客,说:"我要到楚国去。" 大臣季梁问:"你去楚国,为什么面向北方?" 旅客说:"我的马非常好。" 季梁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 旅客说:"我的资用多。" 季梁说:"资用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道路呀!" 旅客说:"我的车夫驾车的技术好。" 季梁说:"这几项条件越好,离开楚国就越远了!" 那位旅客闹了个笑话,走错了方向,走得越远,离目标就越远。 同样,审题失误,文不对题,即使写得洋洋洒洒,也只能得"0"分。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审好题呢? 二、全班集体讨论:交流自己平时写作文审题经验或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总结审题技巧 (一)命题作文通常规定了题目和拟题的范围和要求,按照题目和规定的要求去写作文。 弄清楚命题作文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往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限制,并提出了要求。因此,审题时先要弄清楚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限制的有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等,弄清楚了这些,也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1、体裁。对中学生而言,一般是以练习写记叙文为主。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还应该将其分类,看清楚是属于"写人、写景、记事、状物",还是属于"日记、书信"之类的。如《我的老师》就是写人的;《看日出》是写景的;《难忘的一件事》是记事的;《荷花》是状物的。日记和书信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2、时间。如《课间十分钟》,选材的范围就是下课后和上课前所发生的趣事和进行的活动;《家乡的傍晚》时间范围指定得很具体,是"傍晚";《国庆节见闻》时间就是国庆节。 3、地点。如《公园一角》的地点就是"公园",而且是公园里的一部分"一角"。《校园新风》所写的人和事应该是校园内发生的而不是校园外发生的;《瞻仰烈士陵园》地点就是"烈士陵园"。 4、数量。如《难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写的事情可以是两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难忘的一个人》记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三个。 5、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如《我的同学》和《我和我的同学》,这两个题目都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学关系,但是前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是"同学",而后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却是"我"和"同学"。《我爱语文课本》叙述的对象是"我"和"语文课本",关系是人和物。 当然,命题作文限制的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怎样审题? (二)、审要求,定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和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三)、审“题眼”,定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如何抓“题眼”呢?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写出你赞成的原因。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四)、审因素,定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甚至抽象蒙眬,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如“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三、巩固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2f22da65ce0508763213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