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学校真有那么重要? 前两天,幼儿园通知开家长会,主题是“幼小”衔接。笔者很奇怪,孩子下学期才上大班,为什么会涉及到小学的问题。去了之后才知道,幼儿园这是在友情提醒:最好不要让孩子进学前班。 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专家也一再告诫,学前班教育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弊大于利,但是刚刚过完6月份,幼儿园的孩子还是有些减少,问过老师才知道,有些家长按照原定计划,送孩子去上私立的“学前班”了。 对于这样的做法,家长们无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当看到“公办幼儿园门口排队板凳已有上百个,园方呼吁静待招生计划,却难解家长几多愁绪”(据本报7月1日报道)这样的新闻时,估计很多人都不奇怪,甚至感叹身为家长的不易、感叹优质教育资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分配不均、感叹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艰辛。 幼儿教育只是开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区区几所“好学校”,每年升学季,都会被众多痴心的家长追逐。人们普遍有一个执著的信念:好的学校就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如果不上好小学,就很难考上好初中,将来难以升上好高中,再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就像一条约定俗成的绳索,既美其名曰地绑住了孩子的童年,也框住了家长的认知和态度。 不是说想上好学校不好,问题在于,上好学校对于孩子的一生,真有那么重要吗? 反正笔者不太相信。至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去争进名幼儿园,甚至把孩子送进学前班等做法,很多时候,或许不能以对错来简单评定。但要选择的话,笔者会选择另一种做法——与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挤破头”地去抢那些为数不多的名校名额,倒不如注重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习惯。 比如,爱看书、爱思考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从书里获取知识;再比如,认真学习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都应该有学习第一位的认知,回到家来,必须先完成作业再去干其他事;还有,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自己动手的习惯、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在一个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人格品质和情商、挫折商的社会,这样的习惯培养,在笔者看来,都远比简简单单上名校有用得多——习惯养成了,即便学校不是所谓的名校、老师不是所谓的名师,还怕考不出好的成绩、没有好的人生吗? 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不能一概而论。不过,作为家长,我们都该认真想一想,上好的学校是不是真有我们想的、“他们”说的那么重要。(严霜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ed337dcc175527072208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