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磁辐射阈值

时间:2024-01-02 18:00:4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标准存在差异

1 中国内相应的要求标准是电场强度不能超过4000V/米,磁场强度不能超过100微特斯拉。 2)瑞典0.2微特斯拉

1.瑞典国家工业与技术发展委员会的结论:115岁以下儿童如果暴露在平均磁感应强度大于0.2微特斯拉的环境中,则患白血病为一般儿童的2.7倍以上;2、若磁感应度大于0.3微特斯拉,则为3.8倍。 3)美国工频磁场0.2微特斯拉

2.1995年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NCRP)提出电磁场暴露导则,该导则还提到瑞典根据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儿童白血病和年磁场电平影响的相关性,提出工频磁场0.2微特斯拉作为输电线路通过居民区的导则。 委员会考虑了实验室关于生态效应的研究及流行病学的报告后建议:

.新建托儿所、学校、游戏场附近磁场不超过0.2微特斯拉。.新建房屋不要建在现有高压输电线下或邻近处,每天超过0.2微特斯拉磁场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新建输配电线路时,不要使邻近的现有住房处磁场超过0.2微特斯拉。.新建办公室,降低间歇的和周围环境的磁场到0.2微特斯拉。

美国加州健康科学评价机构的结论:“电磁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罹患儿童白血病、成人恶性脑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流产等的危险性的增加,可能引起自杀和成人白血病。 4)英国0.4微特斯拉

记者从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一份写于2001年的报告。报告指出,全英国每年有70万人出生,其中在15岁以下人群中每年发现500例白血病患儿和1000例癌症患儿。而每年500名白血病患儿中至少有两位直接与高压电线等引起的电磁辐射有关。这样居住在有电磁辐射下的儿童其白血病发病率为700分之一,比居住在无电磁辐射的儿童发病率(1400分之一)高出一倍。该委员会把危险值设定0.4微特斯拉,电磁辐射强度高于该值,儿童将面临患病风险。 5)丹麦0.30.4微特斯拉

丹麦曾对居住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1707名分别患有脑瘤、恶性淋巴和白血病的16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场强度的均值在0.30.4微特斯拉以上居所里居住的儿童易患癌症。

2001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磁污染确定是致癌因素,提出居住环境中的磁场强度超过0.4μΤ时,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就明显升高。

老人、儿童、孕妇属于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建议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应远离辐射场,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曾有一些报道说,居住在高压线下或电视发射塔附近的居民,许多人也会莫名其妙地患上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等疾病。因为高压线和电视发射塔的周围都有一个巨大的磁场,而这种磁场和地球的磁场以及人体自身的磁场相互干扰,从而导致人体的磁场紊乱,造成上述一些疾病。

高压线中传输大电流,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英国专家认为:高压线产生的磁场安全值为0.4微特斯拉,高于该值,儿童将面临患病风险。

220千伏的高压线在百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11-66千伏的高压线在十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埋藏在地下的高压线只在数米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强度超过0.4微特斯拉。实际上可以按照公式进行计算,与电压,距离等有关。

) 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在海珠区小港110千伏室内变电站进行现场监测,对变电站围墙外3处、20米外 近变电站窗边、电视机前50厘米处三点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围墙外3米的电场强度为1V/米,磁场强度为0.7微特斯拉;窗边为1V/米和0.6微特斯拉。这个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实际已经超标。 1993 7 World Vision 杂志上也指明电磁波能使人的免疫力降低,抗癌细胞的白血球数量减少。一个15 岁以下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磁感应强度为03μT 的房间里,那么他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将比一般儿童高4 倍。 1997 1 月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洛利斯卡大学的科学家们,43 万长期居住在高压输电线附近的居民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明确指出,电磁波与癌症,尤其是脑瘤和儿童白血病有直接的连系。伦德大学机械系主任利夫1 弗里伯格说,在他们那里工作的职工中,发现了6 名癌症患者,其中4 人都是由电磁波辐射造成的,因为他们整天生活在磁感应强度高达40μT 的环境里。






400kV 高压线正下方磁感应强度可达13μT ,距它30m 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为8μT ,而在距它200m 的地,磁感应强度则降为01μT

美国在IEEE Spect rum 1995 年第10 期早已刊登60Hz 磁感应强度不得超过02μT ,否则将对人体产生危害。目前,瑞典已正式承认强度在02μT 以上的低频磁场对人体有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cd0d6bcaaedd3383c4d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