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司汤达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在阅读这本小说之前我大致了解了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从文化角度来看,宗教改革并没有在法国起到根治的作用,在当时的法国,神权依然大过皇权。神甫于是乎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职业,正如故事中的西朗神甫,他拥有着600法郎年薪的工资且受到众人的爱戴。正是这种宗教氛围,于是乎又让世人趋之若鹜地去学习拉丁文,去学习《圣经》。从政治角度来看,拿破仑兵败退位后,自由党和民主党纷争的时期,法国的政权处于反复更替的状态。从经济角度来看,法国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也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愈发强烈。针对社会的种种矛盾,司汤达在小说中揭露得淋漓精致,批判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发人省醒。 暂不说读《红与黑》的感悟,先评价一下故事中的人物。读完这本小说后,令我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主人公于连,而是瑞那夫人。我觉得无论从什么方面来分析这个女人,她都是可怜的。在他人眼里,她是维璃叶市长的夫人,贵族出生,拥有着数不尽的名誉和金钱。她有三个孩子,母凭子贵,家庭美满。她的婚姻是失败的,他与瑞那市长的婚姻是虚伪的,瑞那市长因为她拥有一笔巨大的遗产继承才娶她进门。瑞那夫人结婚后,一直认为自己这是个相夫教子的角色,直到遇到于连,她才发觉她也有一颗少女心,她也渴望恋爱。恰恰她与于连苟且的感情也是失败的,于连一开始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仕途,为了报复瑞那市长才和这个比他大十多岁的女人在一起。或许他们在某段时间是真心爱慕彼此的,但是也是充满铜臭味。 从内容上看,在上卷第六章烦闷里,瑞那夫人与于连相遇的那一幕,“瑞那夫人被这皮色白嫩,眼睛和顺的小伙子深深吸引,竟使爱想入非非”,这就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一个年轻小伙和一个已婚还有三个孩子的夫人开始惺惺相惜。 上卷第九章乡野一夕中,“虽说他心里萍翻桨乱,但握着的那手,其凉如冰,也让他吃惊不小;他逗逗索索,紧紧捏住。那手想抽回去,最后挣扎了一下,终于还是留在了他手里。”这个情节简明扼要,但是前面有大量于连和瑞那夫人的心理描写,让他们感情的递进水到渠成。 上卷第十二章出门访友中,“正当瑞那夫人愣在那里,望着于连走远去,她大儿子从花园深处跑来,搂着告诉她说:我们放假了,于连先生出门旅行去了。一听这话,瑞那夫人浑身冰冷,像要死去一般。好呀,讲道德讲道德,现在自食其果了!”这一章节是一个衔接,让本来站在道德边缘的瑞那夫人,对通奸的内疚变得理所当然了,情节一层一层地递进相当缜密。 上卷第十九章多思则忧中,“不,你听我说,”女主人跪在他面前,想把他拦住,“我把实情都告诉你把。孩子是死在我手里的,是我生下他来,又要了他的命。现在老天来惩罚我:在天主眼里,我就是凶手。我该毁掉自己,辱没自己。也许做出这种牺牲,才能消得天怒人怨。”瑞那认为孩子发高烧,归因于自己不检点,和于连的苟且之事,天主把她的惩罚全部落在无辜的孩子身上。这个女人被爱折磨得遍体鳞伤,这样的爱是罪恶的,是无耻的。在这个方面上看,瑞那夫人愈发的可怜,在爱情面前她无能为力,连活得爱情的权利也是那么的难堪。 上卷第二十章匿名信中,正如莎士比亚《暴风雨》中所说的“不要太恣意调情,血液中的火焰一旦熊熊燃烧,最坚强的誓言也就是形同干草。”这章大多数都是从第三者的描述开始入手,改变了瑞那夫人温柔善良的形象。在他丈夫收到匿名信怀疑她和于连苟且之事时,竟然先发制人和于连伪造另一封匿名信,并且有想报复丈夫的念头。从文章的一段文字来分析一下瑞那夫人的另外一层的人格。“现在要你为我准备一封匿名信:以耐心为武器,拿剪刀当装备。任取一本书,把你看到的下面这些字从书中剪下,再用胶水一一贴在附件上得浅蓝信纸上,这信纸乃瓦勒诺先生之物。要提防会搜查你的房间,故剪剩的书页,务必烧掉。如找不到现成的词,那就耐性点儿,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起来。为免你多受罪,我把信拟得很短。唉!你要是不再爱我,正如我担心的那样,那你一定会嫌弃太长了。”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这个女人在这样高压的情况下,于连都惶恐万分,而瑞那夫人却是惊人沉着地面对。或许这个女人并不是长期的耍心机,并不是邪恶的妇女。她只是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没有爱情,没有依靠。只是在这个匿名信的导火线下引发了压抑在她心里多年的那份怨恨,在这分怨恨下促使她失去了畏惧。而瑞那夫人和其丈夫谈论的那段话更是把这章节推上高潮,“这是一次难堪的谈话。在整个过程中,瑞那夫人雷打不动,一直非常冷静,因为知道谈话的结果,关系到她还能不能与于连同住在一个屋顶下。她在寻思,怎样转移丈夫盲目的怒火。丈夫贬损的话,她木然不觉,因为根本没听,心里在想于连:我这样子,你会满意吗?” 上卷第二十三章长官的烦恼中,“于连感到惊讶的是,他把自己要走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瑞那夫人,瑞那夫人倒并没私心发作,加以反对。显然,她在强自克制,不让自己流出泪来。‘我们都应该刚强一点儿,我的朋友。’她剪下自己的一扎头发。‘我不知道以后会怎样,’女主人说,‘不过,如果我死了,答应我永远不要忘记我的孩子。无论是远远里照应,还是就近照拂,务必把他们教育成人,教育成正派人。”一番不舍的告别后,于连与瑞那夫人的恋情就告别一段落了,但是这种言尽而意未尽,留下的是他们两个未尽的爱。 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和遐想。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标题似乎是司汤达的独特偏好,其另两部作品《红与绿》、《红与白》(原名《吕西安•娄凡》)莫不属于此类。书名乍一看觉其模糊晦涩,不可捉摸,然将全书反复咬嚼之后再细细体味,深觉这两种颜色确实浓缩了作品最精华的意义和价值。色彩的语言是无限丰富的,对美术有过专门研究并写出过《意大利绘画史》的司汤达想必深知这一点。 红与黑,其基本含义一般被认为分别代表了小说主人公于连的两条人生道路:投身于红色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建立光荣功勋和披上黑袍,去当教士。由这一基本喻义化出了诸多对假设:行伍与教士阶层,革命与反动,血与黑袍,激-情与死亡,可在红道和黑道上下注的轮盘赌,红黑相间的于连的勋章,……该如何解读这个书名?该如何去理解整部作品?又有否可能通过作品窥探到作者本人的种种? 红与黑,作为两种切实可感的色彩在整部小说中出现了多次,为思考这两种色彩的深层的象征意义和挖掘小说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 红与黑,首先表现为军职和圣职的对立。于连生于拿破仑时代,呼吸过那个时代充满了刀光剑影和光荣功勋的空气,从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做过无数英雄伟人的美梦,立志像拿破仑那样,凭借身佩的长剑摆脱卑微贫困的地位,年及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的将军。然而,正当他即将进入英姿勃发的年龄,时代风云变幻,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被大革命推翻了的波旁王朝实现复辟,平民青年通过个人才智而飞黄腾达的道路即被堵塞。于连是那一代人——今天被称作“世纪儿”们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梦想与追求,他们生不逢时的悲剧与幻灭失落,缪塞用诗意的语言作了精彩的概括和表述: “忧愁的一代青年,当时就生活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上,所有这些孩子都是那些以自己的热血洒遍大地的人们的骨肉,他们生于战火之中,而且也是为了战争而诞生,十五年中,他们梦想着莫斯科的皑皑白雪和金字塔那儿的阳光,他们头脑中装着整个世界,他们望着大地、天空、街道和大路,但如今全都空空如也,只有他们教区里教堂的钟声在远处回荡。人们则对他们说:‘去当神父 ,’当孩子们说到希望、爱情、权力、生活的时候,人们仍然对他们说:‘去当神父吧!’” 历史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对他们而言,时代与社会已是一片空虚,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去当教士。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小小的教士所击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神父就有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他聪明地觉察到,在他生活的时代必须改变策略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伟大计划。他不再提起拿破仑的名字,而开始发奋攻读神学,希冀用《圣经》和《教皇论》作为自己向上攀登的垫脚石。他把对拿破仑的狂热崇拜和对帝国的缅怀、向往埋在心底,但时时于不经意间在言行举止的细枝末节上显露无遗。于连一出场就是在偷偷地阅读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他入世的第一步,到德•雷纳尔家任家庭教师时竟随身藏着拿破仑的头像。他不仅怀着在复辟王朝的统治下被视为忤逆的敌对的政治向往和异端的价值标准,还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在那个压抑他、扼杀他、挤兑他的社会里,一直神经紧绷,心理戒备,无时无刻不在准备进行战斗。而在这种战斗的心理准备中,他总是把拿破仑作为激励斗志的榜样,以拿破仑的回忆录作为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光荣与梦想和幻灭与死亡同样化身为红与黑两种色彩。于连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有的只是一腔的雄心壮志和满脑子的冒险精神,生活对于他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希望破灭粉身碎骨而死。他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平稳的发财道路,不想过一种安稳、自足而平庸、乏味的生活,他不能让岁月消磨掉博取荣光的激-情,宁愿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他怀揣野心在尖角嶙峋的社会里孤军奋战,却得不到命运的眷顾,最终碰得头破血流,败下阵来。失败的代价是失去生命。于连并不惧怕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死亡、生存与永恒在他眼中仍是个“对于头脑发达到足以领悟的人而言”的“十分简单的问题”。在他看来,生命的全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1d6b4c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