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思考 一、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迫切的呈现我们眼前,由于近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现在硕士研究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研究生开始有强烈的危机感。 研究生就和本科生竞争工作的挤压现象也屡见不鲜。在校的研究生们了纷纷表示出了担忧,一项上海某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55.6%的硕士研究生对就业抱有信心,但是43.2%对就业没有信心。 为什么就业信心不足?其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校学习的其间内没有对自己的将来作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在就读的研究生中,有76%的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生阶段没有进行规划,有将近一半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的实际生活比期待的要差得多。特别是读研以来是关于职业发展规划,只有24%的硕士研究生认为自己有非常明确的规划,76%没有进行规划,其中48.5%想过但是没有具体规划,13.7%认为自己是跟着感觉走。 笔者也调查过身边的在读研究生,有半数以上的人没有明确规划过自己的职业,对于就业,报着等机会,看形势的想法。还有一些人根本没有听过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说法。 由此可见,现阶段在校的研究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还是十分模糊的,一方面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研究生目前最苦恼的问题依次是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经济压力大、所学专业没前途、干扰因素太多,使得很多同学静不下心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很多同学没有进行规划,一是没有规划的意识,跟着感觉走。更为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读本科时,面对就业压力,选择考研,但是,考上之后怎么读,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目标在哪里,对这些问题部分硕士研究生并不是非常清楚,由此导致定位不准确,就是从上课到兼职,再找工作,这是硕士生3年生活的普遍模式。虽然现在回避了本科时的就业高峰,可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就的就业压力。 二、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的原因 研究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从知识水平上,研究生经过四年的大学阶段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已经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从思想意识上,研究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一岁以上,人生观、价值观基本成型,认识、理解事物的水平较强,较为成熟;所以,研究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高的。但是,目前研究生群体的职业规划意识整体不强,寻其原因,主要有: 1、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因素 我国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还有很多的问题: (1)培养目标过于单调—— 教学与科研的价值取向已经不适应经济或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专业式模式过于单一。在一些学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大多还是教学与科研为导向。研究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2)培养计划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 学术研究过于专业化,实用技能过于匠人化。培养方式也是重结果轻过程(从论文环节看)重理论轻实践,重认知因素轻非认知因素。所以很多的研究生,只懂理论,不懂实际,造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3)跨院、系、专业交流困难——许多研究生仅从事自己专业方向的研究,专业门的交流较少,各系与院之间由于存在专业的差异,交流起来更为困难。但实际表明,现代社会需要知识结构层次高,专业面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独专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2、我国高校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状况因素 目前我们高校的就业指导还仅留在对当前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做宣传,对就业技巧做讲解的阶段。许多高校也开始走向市场,在校内举办就业招聘,运用社会资源、请人力资源专家,用人单位的人事经理来学校作讲座。而真正在全体大学生中开设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的大学还不多。我国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离全面对大学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还有很大距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缺乏实践性。现在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中涉及到实践部分的内容较少,涉及的范围不广,没有很好的统筹规划。 (2)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缺乏针对性。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中,不论是授课还是讲座、咨询,内容大多针对大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就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泛泛而谈,具有大众化的特点。特别是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和专业性更为强,但目前很多的高校并没有意识到。 (3)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缺乏完整性。目前我国高校还未形成一套覆盖到大学本科1~4年级全过程,而且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完整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更何况从本科到研究生的教育体系,更是脱节。 3、我国高校在读研究生的自我因素 分析了客观的原则之后 ,让我们来看一下研究生的自身原则。固然外部因素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自身才是根本原因。 (1)考研的目的不明确。很多的大学生为了回避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而考研,也有很多工作一段时间的人觉得工作不令人满意,为了寻求较好的工作而考研,这些学生在考取研究生后,就认为进入了保险箱,很多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就歇气了,以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实际上,这仅仅是新的困难的开始。 (2)考研的专业选择不清。如果说高中考大学是职业选择的一个关键点的话,那么考研的专业选择更是一个职业发展的重要决择。可是部分的研究生在选择自已的专业方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知识结构、性格特征等多面方的因素,盲目选择热门的专业,或是由于调剂到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冷门专业,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性格与专业的不匹配、兴趣与专业的不匹配。 (3)研究生的价值观因素。现在的研究生生源结构趋于年轻化、直升化。 “本硕连读”的研究生从未参加社会实际工作, 对社会情况也不甚了解。年轻气盛,具有较高的成就欲望, 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过高,把自己定位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过于浮躁。 三,研究生职业规划问题现状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2dc4c7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