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因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是计划经济不能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学。之后邓小平又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的,就是可以用的。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产生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它规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了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效率和较高的效率,但是市场积极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问题。计划经济虽然能够保证市场的稳定,但是不能有效的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将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即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其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主要体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充分发挥好这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都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把各方面的优势保护好、发挥好,才能取得最佳体制和政策效果,这已是被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由于市场自身具有的弱点和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十分重要。在扩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国家应当不失时机地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尽可能地运用经济政策、法规保障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协调市场活动健康发展,从而使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实现这样的宏观调控效果,必须使宏观调控权集中在中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具有科学性。打破了把社会主义和私有制完全对立的传统观念。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错误观念,把资本主义联系到私有制进而联想到剥削,但必须明白——私有制不等于剥削!科学社会主义到现在也是一个正在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的问题。党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正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 其次,表明中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性。马克思论述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之后的更发达的社会阶段,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则是在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3df7f3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