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鉴赏—— 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刘伟 今天我带来的这幅联是去北京旅游时游览颐和园走到绣漪桥看到的。大家都知道楹联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之一。5年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感兴趣,以至于走到哪只要看见联就会走过去细细品味。所以当走到绣漪桥时,听说这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一幅联,我便把他记了下来。这幅联是“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鉴赏】 1.螺黛:螺子黛的简称,画眉毛的颜料,这里指颐和园中的万寿山。 “一丸”则极其小。站在这绣漪桥上看山,只是“螺黛一丸”。把昆明湖比作“银盆”,也显然是对实景的缩小。碧岫:指青绿的山峰。从这里看座落在湖边的万寿山好象漂浮在湖水之上。“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这简直把颐和园盆景化了,显得小巧玲珑。 下联“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专写湖水之美。。“鳞纹”象鱼鳞一般的水纹。“千叠”是形容波纹细密,璧月:像璧玉一般的月亮。夜晚的昆明湖,那微微波动着的湖水在碧月的照应下闪着亮光。 从全联看,很注重色彩的描述,“螺黛”“银盆”“碧岫” “璧月”“金波”都是很有色彩的词语,这与颐和园的湖光色是一致的,也是很协调的。“浮”和“漾”两个动词用得很贴切,尤其是“浮”字化静为动,把静景“碧岫”写活了。 再说全联对仗工稳,这可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词性相对,结构形式相同,“螺黛”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一丸”和“千叠”,两个数量词相对,“银盆”和“璧月”,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而上下联又是分别由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所组成。 二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仅有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平仄不相对,这是可以平仄“不论”的。 以上是我对这幅联的理解。 注:叠:在古代是仄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13565cb4daa58da0114a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