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的四字成语 1、商彝周鼎[shāng yí zhōu dǐng]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 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造句: 1. 满架图书,却堆得七横八竖,桌上列着无数的商彝周鼎,古色斑斓。 2. 古朴典雅的商彝周鼎、情态各异的彩绘陶俑、色彩斑斓的三彩马驼、纯洁温润的玉制饰品等遗物,再现当时生活场景。 2、商彝夏鼎[shāng yí xià dǐng] 夏商的青铜礼器。 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造句: 1. 德涵玉润知美珠圆礼耕义种必有丰年商彝夏鼎古意盎然。 2. 他一笔一画地写下了十个篆字,笔笔中锋运笔,力透纸背,通篇如秦松汉柏、商彝夏鼎,古意盎然。 3、商山四翁[shāng shān sì wēng] 秦 末 东园公 、绮里季 、夏黄公 、甪里先生 ,避 秦 乱,隐 商山 ,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时称 商山 四皓。高祖 召,不应。后 高祖 欲废太子, 吕后 用 留侯 计,迎四皓,辅太子,遂使 高祖 辍废太子之议。 4、商鉴不远[shāng jiàn bù yuǎn] 可以作为商朝的借鉴。 出处:《诗经》 5、商贾云集[shāng gǔ yún jí] 形容商人从四面八方迅速集合在一起。 造句: 1. 当年水陆交通的便利,使道口成为商贾云集、人烟辐辏、远近知名的水旱码头,被当地人称作“小天津卫”,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见证了道口昔日的繁华景象。 2. 宝山旧名大凑山,原以“烹丁辐凑、商贾云集”而得名,汉初时在桂阳设郡县,最早的矿业亦始自汉代。 3. 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 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基本释义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成语接龙 藏头亢脑 脑满肠肥 肥头大耳 耳食之谈 谈今论古 古貌古心 心驰神往 往返徒劳劳师动众 众毛攒裘 裘马轻狂 狂犬吠日 日新月盛 盛筵易散 散马休牛 牛童马走走骨行尸 尸山血海 海桑陵谷 谷父蚕母 母慈子孝 孝子爱日 日升月恒 恒河一沙沙鸥翔集 集矢之的 的一确二 二缶锺惑 惑世诬民 民不聊生 生杀予夺 夺人所好 特立独行, 落阱下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示例】毫无疑义,他是误解了牛祚,以为对方在落阱下石. 2、动辄得咎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难. 【示例】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该有多么难做,整日如履薄冰,动辄得咎. 3、杂乱无章 【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解释】章: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示例】 救火车开不进狭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许多.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叶圣陶《一桶水》) 4、佶屈聱牙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周浩殷盘周浩殷盘(《指《书经》中的商周书),佶屈聱牙.” 【解释】佶屈:曲折;聱牙:不顺口.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示例】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邹韬奋《经历·课外阅读》) 5、俯首帖耳 6、摇尾乞怜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解释】俯首帖耳: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示例】他们习惯于猛于虎的官威,以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吓,便自会俯首帖耳,摇尾乞怜.(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93ec63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