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地藏经十大功德

时间:2022-07-17 18:0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诵读地藏经十大功德

诵读地藏经十大功德

佛门盛传,若人供养地藏菩萨,转读本经,或依本愿所教示而修行,能得坚牢地神及释梵、诸天眷属拥护。具体有以下10功德。 一:得福得慧,离开苦难。

得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 二:能度大烦恼的人。

地藏经中佛告诉我们,来参加这场法会的人数,用佛眼看都不能尽数。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那么长的时间来。去度他们离苦得乐的。说明菩萨不怕辛苦,只要愿意修,多么烦恼的众生菩萨就会去度他们。

三:能度父母眷属。

地藏菩萨过去世为婆罗门女时,母亲信邪,不信佛法。那时圣女,劝母亲能行善积德有正见。佛告诉我们对于父母,最孝敬是劝父母能学佛法作福,双亲也能证圣果。还有我等修地藏法门,父母也能得益解脱快乐。

四:能使学者不会堕于恶道。

有人造作菩萨像,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佛告诉我们礼拜菩萨形像,远离贡高我慢心,虽处末法而不堕恶道。 五:地藏法门能得相貌圆满。

有人相貌丑陋,多于疾病。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那人千万亿生中,相貌圆满。佛告诉我们学习菩萨忍辱、利益众生就会相好光明。 六:能使学者不受横死诸难。

地藏经中佛说,有人能对菩萨像前,歌咏赞叹,香花供养,劝导一人多人共学。那人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被他听到,更不会诸横难加害其身。 七:能使久病的人速好,如果世缘尽会速得往生。

地藏经中佛说有病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能。为了病人,拿病人心爱之物出来施舍,要开示让病人知道并情愿施舍。病会很快好起来,如果世缘尽会速得往生,不受痛苦,命终之后,宿殃重罪,永得解脱。

八:能度历生亲朋眷属,也能远离恶梦。

有人梦见鬼神悲啼愁叹,都是过去生父母弟妹夫妻眷属,在恶道受苦,未得出离。我们在佛菩萨像前,读此经或请人读三遍,或七遍。那些恶道眷属,我们读此经后他们就解脱了。而我们梦寐之中,永远就不会梦见。

九:能使下贱改变为尊贵。

地藏经中佛说,有下贱人,要知道那是前世的罪业很重,志心瞻礼地藏菩萨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萨名,可满一万遍。那人这一生以后,千万生中,常生尊贵。 十:能使贫穷成富贵。

地藏经中佛说,有人衣食不足,求不如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只要行善和念菩萨名一万遍,那些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恒得富贵。

拓展阅读:念《地藏经》让心态富起来


贵人就是愿意帮助你的人,这些人是你的善缘。

企业能做大,也是靠善缘,哪怕你做生意,也要有人买,同样买东西,为什么别人就喜欢买这一家,不喜欢那一家?这也是有因缘的。以前香港李嘉诚没有发达前,就有看相的说,这个人以后后福无穷,果然成为了香港首富。可见,人的业力,福报,运通,寿夭通过面相就可以看出来。那这也是说他有福报,以及他的贵人多。

那要如何有贵人呢?首先要有富贵的心态。一个人心态是自私的.,贫穷的,他发射出去的磁场,就跑到饿鬼道,只会吸引自私的人来,怎么会有贵人相助呢?心念很重要,佛法首先要改变一个人的心念。佛法修学中,先要发菩提心,就是利益别人的心,这个利益他人的心,就是富贵的心。有富贵的心,才能感召到贵人。

心态一定要富贵,就要先学会做别人的贵人。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跟人相处,做事业,先要学会布施。这个布施,就是说先要学会帮助别人,布施是心和行动一起布施,这个心态是富贵的。佛教为什么能如此发达,而且长久不衰?因为佛开发了内心的光明,内心无量的宝藏,无私忘我的奉献。这个精神得到了祖师大德一代代的传承,所以佛教一直保持着活力。

学佛者,先要有富贵的心。祖师大德开辟道场时,把命都豁出去了。古来为什么要讲超越生死呢?开悟的人,他生死无惧,生死都可以舍去,这个心量有多大呢?唐朝的两大高僧,一个西行的玄奘大师,为了求法也是把命都舍了,在沙漠中遇到危险,念观音菩萨度过难关。印度高僧,或者国王对玄奘大师都非常恭敬,称他为大乘天。还有一位,就是传法到日本的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六次,最后一次才成功,但那时眼睛已经瞎了,到日本后弘扬了佛法,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黄帝内经,建筑等。现在日本人把鉴真大师奉为国宝。

这个无我奉献的心,就是富贵的心。中医讲,一个人心很富贵时,内心是很喜悦的,心轮比较健康,常常很知足,很乐于助人。我们讲一个人热心肠,这个和身体也有关系。想要打开心轮,可以通过做义工,念《地藏经》,以及多和富贵的人接触,慢慢的心态就会富贵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65bfb6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