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教古诗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时间:2022-11-24 08:1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这样教古诗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 袁文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古诗作者李白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送友人孟浩然远行。他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体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自然明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我是这样教这首古诗的: 一、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体会古诗中的优美意境,首先就要多读。在教学时,我先有感情地范读,再让学生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深刻地理解、体味诗的优美语言。在此过程中,老师只做了个引子。通过朗读,学生自己寻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自觉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 我让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词找出来,并一一写到黑板上,再让他们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推敲自己所不懂的词。如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字。我先让学生查字典,找出尽的解释,再让他们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尽在这里是消失了,不见了的意思。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品 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我在教学中选用乐曲《送别》为背景音乐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将自己融入到那依依惜别的诗情诗景中,细嚼慢咽,仔细品味每个字的意思,力求有所领悟。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品味古诗。他们有的作画,把胸中之景,心中之情,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借助画笔,在纸上描摹出来,并涂成彩图--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碧空万里、滚滚长江……学生边画边着色添彩,兴趣大增,身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中,领略诗人所处的优美环境,感受诗中蕴涵的色彩美和动态美,品味到诗句的凝炼,以及诗人对友人的一往情深的留恋。有的学生读的声泪俱下,因诗情诗景唤起了学生的生活情感。他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辞世的爷爷……人间最美是真情,此情古今皆相同。 四、 经历了上述几道环节,学生对诗句已几乎熟识。让学生们在座位上自由读背古诗,再指名学生面对图画背诵全诗。于画面给学生提供了形象记忆和情景记忆,因而能较快地背诵全诗。三年级学生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其面图,实则是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而背诵则又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五、演 我们对古诗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字、词、句的理解,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追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古诗有关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借助已学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围绕古诗讲故事。对此,学生感到很新鲜,都争着把自己最美的故事献给大家。学生不仅在较高层次上领悟诗的内涵,还提高了他们思维与表达能力。 在体验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之后,让学生表演自己所知道的送别诗。此过程,拨动了那些久久沉睡于学生脑海中送别诗的弦。郑古的《淮上与友人别》、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山西》……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 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教师的作用就是赋予学生以水、以草木、以烟云……在这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对话,体味了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90e82c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