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解释翻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巧』就是好的意思,『令』是善的意思。也就是说,有好的言语,看起来有善的颜色(慈色),这个属于鲜矣仁。『鲜』是少的意思,仁就少了。《朱子集注》当中解释这一句说:「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这是讲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言语修饰得非常好,就是很会讲话,他的脸色容貌形态装出一个非常善良的样子,让人看到好像觉得很平易近人,这是他故意装出来的样子。所以是致饰于外,他修饰他的外表而已,目的,务以悦人,专门就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已,让别人以为他是个善人、以为他是君子,有这样的心态,造作出这样的言色,这是放纵了自己的欲求。他的欲望,他的贪求,是取悦于别人,显示自己是个好人,有这种虚伪狡诈的心,他的本心之德已经亡失掉、已经没有了。本心之德就是《大学》里讲的明德,就是性德。自性本具明德,但是因为专务修饰外表,巧言令色,这种虚伪的心把自己自性之德给障蔽住,反而显发不出来。所以学者应该引以深戒。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这是从反面来看,这里讲巧言令色就跟仁不相应。仁是什么?首先是真诚,仁是我们的性德,自性必须用真诚才能够恢复,不诚无物。巧言令色,已经把自己的真诚给打破了,所以就跟仁不相应。反过来,什么是真正的仁?不要巧言令色,这就跟仁相应。也就是讲话、言语造作,都是出自于真诚心,没有丝毫的造作,没有丝毫的虚伪,全都是真心流露出来的言行,这才能够跟仁相应。特别是讲话,司马光论修身的时候说,最重要的是守一个诚字,诚敬的诚。那怎么样做到诚?首先要从不妄语始,也就是我们的言语,巧言这里头就有虚妄的成分,听起来好听,实际上讲绮语。绮是绫罗绸缎,看上去很光鲜、很漂亮,实际上里头是虚假的,这叫绮语。《论语》里面讲,「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就是讲话的时候,好像很笨拙,好像不会讲话,这种人必定是沉默寡言,不会巧言的,但是他真有仁德。你看他的行为,敏于行。行是行善,行善很敏捷,说话看起来很笨拙。这里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欲」是君子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你看讷于言正好是跟巧言相反,换言之,只有小人才欲巧言,君子是欲讷于言,说话诚实,讲得非常到位。「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才能够不违背仁心,仁爱之心。 『鲜矣仁』,「鲜」是少。一个人,你看他巧言令色的,那必定是少仁。譬如说很喜欢阿谀奉承,这是属于巧言令色,以辞令容貌取悦人。仁是从本性而来,《中庸》讲的「天命之谓性」。真正见性的人,这是圣人了,他才能做到治国平天下。但是见性很难,我们讲明心见性,佛家禅宗也是讲究这个明心见性,这个事情太难了。那得怎么样?「率性之谓道」,《中庸》讲的。见性难,那我们就学道,随顺着性这叫道,率性之谓道。道相对性来讲,稍微容易一些,也就是随顺性德。但是道也不容易明了,所以要讲德,随顺道就叫德。「修道之谓教」,所以古圣先贤的教育教我们什么?修道,也就是修德。德又比道容易一些,容易明了,因为它有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道的相,叫德,八德。这八德是属于德,德对某些人来讲,还是抽象,那就要讲仁。仁者,两个人,二人,两个人相处,就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要讲求厚道。巧言令色的人厚道就少了,所以仁就少。少仁之人,你要跟他讲德、讲道,甚至讲性,这就更难。所以这种人他没有真诚心,怎么能够见性?真诚是性体。这个体是什么?真诚。它的相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也是相,也是用,那就是要从仁入手。所以夫子讲仁,就比老子讲道、讲德,更切近我们的根性。《道德经》就讲道和德,对我们来讲还是抽象。夫子讲仁,你看性到道、到德、到仁。 为仁以孝悌为本,要斩除巧言令色这种虚伪之心。仁是心上的功夫,言色是心表现出来的相状,言是口上的,色是形体的,有了仁的心,他自然就有仁者的言和色,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不是造作的。但是小人他不从心上下功夫,他不是行仁,而专从言色表面的相貌上去下功夫,结果是似是而非,怎么学都学不像。装着像个仁人,还不是仁,愈装离仁愈远。所以这句话教导我们,要修仁的心,不要在言色表面功夫上去琢磨。打个比方来讲,孩子对父母应该用孝心,孝心是为仁,仁之本。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装着这种孝心,巧言令色,口头上讲说我要孝敬您,我将来一定会报答您的恩德,讲得一大篇一大篇,装出一个孝子的模样,只是从表面上下这个功夫,心里没有真正生起孝心,这就反而跟仁相违背了。又譬如说学生对老师,尊师重道,这是仁,这是讲到心地上真正有那种尊师重道的心,不是做表面功夫。在表面上,在老师面前是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这是鲜矣仁,很少有仁,这个仁心已经被这种巧言令色的虚伪给障蔽住了。 从这里我们推理,事事如此,待人处事接物必须要用真诚,那才真正是为仁之道,在圣贤之路上才会有一帆风顺。否则起因就已经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90fe66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