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口述历史 爷爷1947年出生在豫东平原的一个小山村里,一辈子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见证共和国成长的他总说人生不过百年,自己这辈子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 听爷爷说,我们家从他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也算是真正的无产阶级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即使终日劳作,也不过是在温饱线徘徊。但是就是在这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曾祖父还是把他送进了“学堂”。爷爷说,那个时候,农村的“扫除文盲”的宣传力度还是可以的。爷爷和他的同辈都得益于这项政策宣传得以入学识得了一些汉字,会算简单的帐目。 所谓的学堂,就是在村里稍有文化的老先生家里搭建的临时校舍。那个年代,村里面能识字、会算账的人不多,但这些人中很多也不愿意去从事教学,因为教学不能够解决家里的口粮生计。所以,开学堂的大都是那些体力跟不上,不能参加劳动的老先生。这样的老先生开办的学堂往往四五个村子有一个。爷爷他们当时上学就是步行五六里,到隔壁村子。那个时候,教书的老先生家里的校舍也很简陋,大家没有凳子,席地而坐。遇上连续雨雪的天气,大家就要带足几天的干粮,吃住都在那个简陋的校舍里。天气热的时候,大家地上铺上干草秸秆,席地而睡。天气冷的时候,大家都挤到一块取暖,上面盖上一些用干草秸秆做被芯缝制的“被褥”。忆至此时,爷爷笑着说,现在想起在那破校舍里住宿的场景,印象最深的还是夏天里蚊子“嗡嗡嗡”的声音。 爷爷的求学之路持续了两年半。在那个年代,农村人让孩子去接受教育,并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奢求,只是抱着最简单的心愿:孩子能识记些字,会算点“庄稼帐“,能更好地劳动。能有两年半的教育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毕竟温饱问题不解决,哪有心思去思考其他的。 温饱问题可以说是贯穿爷爷前半生的一个主线。这个问题直到九十年代之后,才慢慢地淡出了爷爷的记忆。关于温饱问题,爷爷说三件事他记忆犹新。 关于温饱问题的第一件事——六十年代的“忍饥挨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爷爷十二三岁的时候,那几年天公不作美,自然灾害使得小麦收成很差劲,又加上村大队的一些错误的指导,挨饿成了家家户户都经历过的常态。有时候为了省粮食和柴火,很多人家都只是中午生火做一顿饭。下午早早睡觉、饿了多喝水,这些事项都是他们那辈人的专属记忆。那几年我们这里虽然自然灾害严重,没饭吃,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幸运的。最起码没有像其他地方传说的饿死了好多人。 爷爷说,那时候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吃饱饭,最幸福的季节便是春夏两季。初春的时候,麦田里、路边上的野菜都开始发芽,大家都会成群结队地去挖类似于荠菜这类的野菜。时令再往后移,洋槐树上的槐花、桐树上的桐花都开了,于是爬树摘槐花、桐花吃又成了每年盛极一时的活动。每年的这些时令,总是小孩们最兴奋的时候,因为靠着这些野菜杂类,总算能够吃几顿饱饭了。 关于温饱的第二件事——八十年代温饱可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们这里实行,初见成效是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些口号响彻整个生产队,大家都干劲十足。要知道那个年代,很多人家终年没有见过白面馒头,但是包产到户实行几年之后,最穷的人家也能够在过年时节吃上几口白面馒头了。爷爷说,那时候,自己种田,自负盈亏,看着余粮,第一次有了温饱上的安全感。 那个时候,隔三岔五地就能看到两个农村妇女站在田间地头上吵架、对骂。不用问,肯定因为责任田边界和播种问题产生了矛盾。这种现象也算是那个时代农村包产到户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了吧,它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种田的积极性。 关于温饱的第三件事——农业税的废除。八十年代后,分田到户的情况下,农民每年还是要交农业税的。我们这个地方把这种交税行为叫做““交公粮”。其实,从九十年代之后,温饱问题就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即使在我们这边的农村,也能实现一日三餐,炊烟袅袅。但是2006年农业税的废除还是让爷爷吃了一惊,他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这一辈子居然还能看见农村人不给国家‘’交公粮‘的场景!”当时和他同辈的老人都在感叹,他们的后辈们永远不用在担心温饱问题了。 回忆完这些场景,爷爷说,那个年代农村人虽然穷,但是至始至终民风都还是相当淳朴的,大家都是厚道老师的庄稼人。说到此处,他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和奶奶结婚前,总共就见了两面,感情都是婚后这几十年培养的。那个时候的农村更多地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还是相当靠谱的,这不得不归属于淳朴的民风。他还说,现代的年轻人绝对不理解我们当时为什么见两面就能结婚,就像我们也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闪婚、闪离,把婚姻当儿戏。时代不同了,观念也变了。 这次畅谈的最后,爷爷对我说:“娃,爷爷一辈子就是一个庄稼人,庄稼人是离不开地的。你们现在三番五次地叫我去城里和你们住,我不是不愿意,只是我真的习惯不了你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庄稼人守着土地才踏实,你们多回来看看就好了 。”听完爷爷的这些年的故事,我才知道为什么叔叔和我爸爸整天说着接爷爷去城市里安度晚年,他总是执拗不去,即使去了,也很快地又回到了村里。 究其根本,农村的几间瓦房、几亩薄田,承载了他庄稼人的情怀。我不会在支持父亲和叔叔执意去接爷爷奶奶到城里了,我会身体力行地带爸他们多回来看看爷爷奶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34f608fc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