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漠中升华爱的哲学

时间:2022-08-01 18:07: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冷漠中升华爱的哲学

《超人》是冰心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年轻人,他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对一切都漠不关心,他只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对一切都不信任,不与人交流,不会去爱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爱,别人的死活都与他毫无关联。但住在他家楼下的一个孩子-----禄儿却渐渐打开了他的心灵,让他重新记起母爱,记起人世间的美好情感,从而把他从一个冷漠的人转变为一个博爱的人。尽管文中主人公并没有像超人一样拥有无比强大的能力,但是他的蜕变却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从空虚、落寞逐渐走向成熟、博爱,这正正就是冰心所宣扬的“爱的哲学”的体现。

“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下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哭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笑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而且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这是何彬对程姥姥说的一段话。我们先不管这段话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单就这个观点就能够看出一个怎样的人生-----灰色、死板、冷漠而无生气,多么压抑,多么无趣啊!“爱和怜悯都是恶”这是一句对我来说太过于决绝的话语,在他的眼下,爱和怜悯都是奢侈的,都是人类为了某种目的而迫不得已捏造出来的一种情感。他将世上所有的爱和怜悯都抛弃,惟独自己信奉的“超人”学说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在冰心的笔下,爱始终是她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遥想在《寄小读者》《小桔灯》中对孩子饱含的无限关爱,就不难理解冰心对于这般视情薄寡的人的排斥。此处把程姥姥设定为一个规劝者的形象,以平常老妇人都能明白的道理,说道:“要这样,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死了,灭了,岂不更好,何必穿衣吃饭?”面对程姥姥这般平常幼稚的话语,何彬微笑道:“这样,岂不又太把自己和世界都看重了。不如行云流水似的,随他去就完了。可以看出何彬是一个何事都顺其自然的人,他把自己定格在一个处于博爱和冷漠之间的位置,既好像看破了世间的一切,又不愿与世界同流合污,把自己置于一个不闻不问的境地之中,行云流水似的“高贵”地活着。这句话说得自己高尚,却又平凡,更加加深了何彬这个人物的矛盾。 何彬,一个用冷漠将自己与世界隔绝封闭起来的怪人。他拒绝爱与施舍,拒绝怜悯同情,拒绝与人交往,拒绝生机与阳光,机械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他认为自己看破了红尘,超越了自我,领悟了人生真谛,认为自己超越了万物,成为“超人”,但他这不是真正的超越,而是消极的服毒,悲观的自杀。 深夜,病人的呻吟成为他的启蒙者,他认为一切关乎情与爱的东西都是罪恶,都将预示着伤痛,所以他害怕,他用一张钞票去拒绝呻吟,其实是害怕自己内心的爱被唤醒。可是,自从第一晚的深夜呻吟声打破了他内心的黑暗之后,他的灵魂就开始慢慢苏醒,所以他才会回忆起曾经的所有-----慈爱的母亲,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 何彬,他很矛盾,却又不愿接受现实。他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着想,却在一个病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眼里成了充满爱的人。他想成为“超人”却反而揭示了他的脆弱,因为不能够很好地做到超越一切而使心灵形成隔壁,从而使自己脱离外面的世界。他拒绝了所有一切情感上的冲动,却惟独不能够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善良和博爱,这正正就是“五四”时期青年人在思想上的表现。 禄儿,他用爱去释放一个人心中被禁锢的爱。他说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


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是好朋友,都是相互牵连,不是相互遗弃的,质朴却蕴含着大道理,而这些道理是何彬不曾发现或是发现了而又不愿承认的。儿,他才看得透彻,他才是名副其实的超人啊!禄儿送给何彬那盆金色的花儿里的泪光、月光、星光,宇宙间纯洁无暇的礼物,只能送给未染尘埃心中只知爱大于天的超人所有!

这篇短篇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我们去深思,那就是何彬的母亲。文中并没有直接给我们叙述何彬的母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何彬对母亲的思念当中知道,他母亲的慈爱、善良,是一个能够给予孩子温情拥抱的人。“我要起来坐在你的怀里,你抱我起来坐在你的怀里”,何彬向我们坦诚了他最真实的想法,他本不是个无情之人。的确,这世间又有谁天生就是个无情之人呢?他在内心深处是渴望着被温情怀抱,只是这样的救赎不仅仅是来自亲人的抚慰,从中还有“五四”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领域的救赎。 再次通读全文,自小说发表至今一直被人们所追捧向往的人物-----禄儿,就像是美好的象征,救赎的引子一样。接下来的日子里,伴随“呻吟的声音住了,夜色依旧沉寂着,何彬依旧‘至人无梦’的睡着。前几夜的思想,不过如同晓月的微光,照在冰山的峰尖上,一会儿就过去了。”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一种回归。禄儿的呻吟使何彬内心的真实自我开始慢慢苏醒,但当这种呻吟消失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个冷漠,不谙世事的何彬。到呻吟开始到呻吟结束,究竟是什么在悄然改变呢?

而禄儿随之而来的报恩亦把何彬已看似平静的内心击碎了。是的,我相信冰心笔下的一个孩子拥有这样的魔力。文中有这样一些描写他的话语-----“禄儿仰着黑胖的脸,在门外张着,几乎要哭了出来”;“禄儿趑趄的走过来,欢天喜地的接了钱,如飞走下楼去”;“禄儿跑的通红的脸,喘息着走上来,一只手拿着绳子,一只手背在身后,微微露着一两点金黄色的星儿。他递过了绳子,仰着头似乎要说话,那只手也渐渐的回过来”。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亲自前来道谢,说明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这样便从先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同情中转化为赞赏,对之好感倍增;当他在第一次拜访遭拒,眼含泪珠一刻,我相信不少读者幻想中的小脸蛋所流露出的哀伤亦会俘获不少怜爱之心;当我们看到何彬唤禄儿为其买绳时,如此欢喜雀跃的孩子,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更会使得你我内心平添更多爱惜;且随着少年欲言又止的把小手缓缓收回,这是个多么腼腆可爱的孩子。之后更感动于这一小小少年答谢的坚定之心-----“禄儿在对面门后藏着呢”。这样的一个小小少年拥有的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的感恩的心,是那个时代最需要的,同样也是我们现今时代需要的。无论是谁在读过这篇短篇小说之后,会为世间拥有像禄儿这样美好的孩子而感到欣慰。 这样的禄儿是美好的,这样的少年源自一颗童心的真挚,象征着万物最初的美好,最初的我们一切喜形于色,懂得做人要学会感恩,亦懂得用仅有的温暖去包容整个寒冬,这样的纯真是我们的“乌托邦”,只有这般聪慧的孩子才能渐渐涂抹掉那个时代人们心灵的创伤。

“他每天还是机械似的做他的事-----然而在他空洞洞的脑子里,凭空添了一个深夜的病人”。这样孤寂的场面反映出的何彬是否又是这样的人呢?个性不再像过去一样单一,而是满怀伤心事。其实只有受过伤的人才最害怕再次受伤害吧!

他总不是个无情的人-----“从袋里拿出一张钞票来,递给程姥姥说:‘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原本以为那三夜的感受对于何彬而言不过是暗夜里偶然的一笔,如隔靴瘙痒般无关紧要。却不曾想到,他内心深处还藏着爱


的种子,只是隐藏得他自己都要淡忘了这份爱。病痛的禄儿呻吟的三个夜晚,的爱已在渐渐被唤起„„爱的哲学首先要心中有爱,而何彬最终的感悟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他心中的爱——母亲的慈爱、幼年的往事、天上的繁星。这些都是他心底的爱,是他被赋予的爱,包括他的母亲,自然所赋予他的。

何彬的冷漠源于曾经受伤的心,当这种创伤慢慢地被修复或当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被重新呼唤之后,他的冷漠就会变成善良,变成博爱,正正体现了冰心贯穿全文的爱的哲学这种爱的哲学在何彬、禄儿,甚至在何彬的母亲身上都得到了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57ba170b4e767f5acfce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