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五中学校:“135”智慧课堂为师生减负增效 作者:刘桂莲 来源:《山西教育·管理》2021年第10期 “减负增效”讲究的是教育有质量、有效率,即减少“投入”、增大“产出”。2020年10月,太原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回归”这个关键词再次强调要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不仅能为师生减负,而且能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成长赋能。为此,我校借助“电子书包”等教育新技术,探究“135”高效课堂模式,积极为高效教学探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三变”即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三新”即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其内在逻辑关系是以“三全”“一大”建设为基础,推动“三变”形成“三新”,最后达到“两高”。 “电子书包”作为教育新技术,为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有效载体,“电子书包”可以促进学生在新时代自主学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顺应时代要求,我校结合实际,借助“电子书包”探索智慧课堂,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山西省电教馆推荐的优学派平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谋求学校发展之路。 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教师平板与学生平板的互联互通,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采集学生个人数据,智能分析学情,动态评价学生,因材施教,打造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课堂。 我校的课堂改革以智慧课堂为导向,遵循“一中心,三个基本点”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素养提升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坚持五育一体。在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究“135”高效课堂模式,充分发挥教育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教育新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内容,服务于自主学习,服务于课堂模式,服务于教学效果,构建真正的智慧课堂。 “135”高效课堂模式中,“1”是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3”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诊断环节。其中,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课前精准推送导学任务,诊断学生预习情况,根据大数据客观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以学定教,及时调整学案,确定课堂主要研讨问题,实现知识的传递、内化;课中协作学习: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將课堂变成思维碰撞和解决问题的时空,教师进行精讲点拨,促进学生与学生、文本、教师等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培养学生敢想、能思、会说的学习能力,再通过课堂检测,达到知识的内化、巩固;课后个性化学习:多元化、选择性、拓展性、开放性的作业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程。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中的同步练习等资源和资源库的易错题分析进行巩固诊测,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升。“5”是指我校“雅正教育”下的“五雅课堂”环节,即“和雅激情—文雅自修—优雅展示—雅正反思—堂清雅评”,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学为主,教为辅”的要义,呈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感受快乐,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特色。 在“135”课堂模式建构的过程中,我校以“电子书包”项目为依托,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全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成立了领导组、项目技术组、数据分析组、班级教研组、成果推广组、纪律检查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成长”,这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做“电子书包”这个项目的共同工作信条。学校在确定“电子书包”教学项目后,申报了“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互联网+教育’”和“运用智慧课堂进行诊断式教学探究”等课题,解决和探索“诊断式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电子书包”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4个月的教学实践,课堂发生了如下转变: 学习方式变革了。“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化下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能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随时随地多向互动。学生人手一台“电子书包”,学生的教科书、学案、测试、作业、讨论等都在“电子书包”上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把传统的“课时”变成随时随地学习的“学时”,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堂效率提高了。智慧课堂中运用大数据分析,达到“三诊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学生错题率、攻克率、具体详情、正确率趋势、班级错题情况分析等,使诊测教情、诊测学情、诊测班级管理的功效在学生一键“提交”的瞬间完成,呈现出课堂节奏快、容量大、效率高的优势;作业批阅、成绩统计数据化,科学诊断评价、记录学习档案等趋向高效化、智能化。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减轻了,了解学情更及时了,这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师生素养提升了。从教师的角度说,通过项目的曲直推进,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关注学情的意识大大增强,课堂组织能力提高了,教师研究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让每个学生获得了“四有”:在知识学习上有新发现,在学习兴趣上有新快乐,在智慧上有新启迪,在个性化成长中有新自信。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了,团结拼搏、争先争优的学风营造起来了。在期中考试中,我校“电子书包”项目班教学领先学校其他班级,效果理想。 教科研环境净化了。智慧课堂的课题探索在学校内部激活了师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带动了家长对教师、学校的关注,进而激活了科研课改,提升了教师教研教改能力,为学校申报尖草坪区特色学科基地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项目管理负责人权限和影响力有限,协调工作较难进行;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评价,等等。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我们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五中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5d9aea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