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的典故 调虎离山是一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调虎离山的典故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调虎离山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调虎离山的典故 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代的许仲琳。成书的背录是作者出于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作品在思想性方面虽无大的成就,但在艺术方面却颇有可取之处。特别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充分地运用了想象、夸张等手段,使人物栩栩如生,因而深受读者喜爱,使书得以广泛流传。本成语即出自该书的第八十八回。 话说周武王在西岐起兵讨伐商纣王,率领各路诸侯一路征战,大军向商都朝歌挺进,结果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受阻。 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县城,城墙却异常坚固,守城的将领也对商朝十分忠心。武王虽然在这里损失了许多兵将,但仍然没有攻下这座城。 正当姜子牙坐在军帐中愁眉不展、无计可施之时,夹龙山飞龙洞的道友惧留孙派门人送来了一封密信。姜子牙接过一看,原来信里写的是调虎离山之计,意在擒杀渑池守将张奎。 姜子牙依计而行,先分兵设下埋伏,然后自己与周武王同出营帐,来到渑池城关前假意策划攻城。张奎见城下穿红袍的周武 王只领几个人前来探看城池,觉得他们实在是目中无人,胸中怒火顿起,上马拎刀,打开城门一马当先杀向武王。 姜子牙与周武王见张奎赶來,立刻拨马向西走。张奎见只有周武王君臣二人,就放心大胆地追来。没追多远,忽然金鼓齐鸣, 炮声连天,埋伏好了的周军一路将张奎团团包围,另一路飞夺城关。张奎此时才知道自己是中了调虎离山计了,但为时晚矣,渑池已落入了周军手中。 调虎离山的意思 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典故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解释意思: 原指设法使老虎离开巢穴。调:调动。后引申为用计 诱使对方离开他所凭借的有利场所,然后乘机行事。 用调虎离山造句 1) 因此我联想到这一系列的事,知道这可能是调虎离山之计,便配合着他在这驿馆中东找找西看看,顺便拿了许多能够当暗器的银针。 2) 调虎离山之计,扇庄终究没能逃脱黑衣人派来的手下的厄运。 3) "那太好了!"鸭妈妈就安心地牵着鸡毛的小手回家去了。其实她哪知道是中了鸡毛鸭的调虎离山计了呢。 4) 只举一个具体例子,许多地面筑巢的鸟类,当捕食动物,如狐狸等接近时,会上演一出"调虎离山计"。 5) 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引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6) 红军进入贵州后,毛主席采用调虎离山,出奇制胜,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的战术,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7) 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8) 是调虎离山,回去保护钻石! 9) 战士们用调虎离山的办法,把敌哨兵引开,隐蔽着冲进了敌人的指挥部。 10) 我军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敌军主力,一举攻克了石堡寨。 11) 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12) 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13) 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登陆成功。 14) 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上宝物果然已失。 15) 红军在井冈山以调虎离山之计打败了层层围攻的敌人。 16) 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85121fcf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