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中版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时间:2022-03-27 20:49: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版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1.批标题

1)标题在文中的作用:概括内容、表达中心、线索、点明时间地点感情。 2)你存在的疑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如:《散步》1、概括了本文的主要事件;2、跟谁一起散步?在哪里散步?散步发生了什么事? 《羚羊木雕》1、交待了文章的线索;2、关于木雕的故事是怎样的?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 2.批词语 1选词。至少挑选5个,寻找课文中有价值、有品位的词语5个。例如成语、形容词、 词等;可以注音、解释、造句、赏析。

2)写句。最好的方法是先摘抄5个,选择其中的3个词语写话,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 例如:《秋天的怀念》摘选:憔悴、翻来覆去、烂漫、暴怒无常、絮絮叨叨

写作片断:北方的天气暴怒无常,冬雪一片接着一片,天空也日渐憔悴了。唯有庭院里,一树的梅花傲然绽放,烂漫得一塌糊涂。 3.批内容(20字左右)

1)答题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 2)表达尽量准确。 例如:《散步》本文通过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共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批结构

1)不管文章多长,尽量分为3——4个部分。划分不要过细,标准不要过于统一,只要有道理即可。

2)内容概括用词要准确。一般10字左右,太长过于啰嗦,太短概括不清楚。 例如:《荷叶母亲》 第一部分(1——3:由两缸莲花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 第二部分(4——7: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8——9: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5.批情感

1)注意多角度梳理人物的情感。

2)用词要准确。例如:愤怒、憎恶、怨恨、热爱、敬佩等。 例如:《羚羊木雕》表达我对好朋友的愧疚与自责;表达对父母的埋怨和不满;表达追回羚羊木雕之后的后悔。 6.批写法

1)认识常见的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2)学会判断文章最主要的写作手法。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7.批句子

1)学会判断和挑选文中的重要句子。 A、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 B、哲理句。(内涵深刻的句子,大多是出现在文末的议论句) C、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D、描写句。(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2)一般选择3种句子进行批注,但赏析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和层次。

例如: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赏析:1)这句话运用景物描写,并采用排比的手法;2)写出了北海的花种类繁多,颜色各异;3)表达作者看到北海的花,引发对母亲的怀念。 8.批段落 1)开头段。(点题、总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渲染人物心情) 2)过渡段。(过渡或承上启下) 3)总结段。(总结全文、提升中心、照应开头) 例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内容,照应题目。与第二段内容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的菊花展现秋天美丽的一面。也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和眷恋,母亲的歌颂与赞美。 9.批感悟

1)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对生活的感悟。 3)对自我的反思。 例如《金色花》读后感:

A、写法及主题:本文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的表达了他与妈妈难分难舍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B、生活感悟:生活就是一首诗,妈妈我要变成一朵云,当你在烈日下收割小麦的时候,我就飘在你的头顶,送你一份阴凉 ,你走到哪里,我就会飘到哪里。

C、自我反思:童年一去不回,和妈妈撒娇的日子越走越远。多渴望一份温暖,但母亲对学业的唠叨与责怪,充斥了我生活的全部。但愿有一座心桥,能走向母亲的心灵,回到往日的美好时光。 10.自我出题

1)题目有价值。

2)自设的题目要有答案。 例如:读完《秋天的怀念》,出两道题目。 1文中说“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是插叙,补充说明了母亲的病情之重,并为下文的母亲突然去世做铺垫。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本文歌颂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1.阐释型批注:这种批注,用来理解阐释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着重解决读懂“写什么”的问题。其中包括:

对词语的阐释——学生阅读文本,勾画出含义深刻的词语,写出词语的本义和在语境中的意义。

对句子的理解——当文中出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要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对段落的概括——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段落的大意加以概括,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对主题的把握——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

2.赏析型批注:这种批注,用来欣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着重解决读懂“怎么写”的问题。其中包括:

词句——词语和句子运用的巧妙之处。 段落——段落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篇章——整篇文章在构思和表达上的精妙之处。

3.质疑型批注:这种批注,是对原文内容和表达的探究。无论是文章的内容还是表达,都需要用探究的目光去审视它,其内容都是没有漏洞的吗?其遣词造句都是无懈可击的吗?有没有更好的表达?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观照一篇文章,实际上是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更深层面的品读,“信任——怀疑——探究——明晰”的心理和思维经历中完成了读者和作者的深度对话。

4.补充型批注:这种批注,要根据原文的主题和思路,补充相应的内容。

例如,叙事类文体,可以补充人物的言行心理,补充故事发生的场景,补充情节的发展变化等。说理性文体,可以补充作者所论述的道理,或者补充支撑道理所需的论据,等等。 5.感悟型批注:这种批注,要写出由原文内容引发的感悟。 6.联想型批注:这种批注,要写出由原文内容引起的联想。

这六种类型的批注,可以分为两组,前三种(阐释型批注、赏析型批注、质疑型批注)侧重于对文本的“读”,是对文本的接受;后三种(补充型批注、感悟型批注、联想型批注)由“读”转向在此基础上的“写”,是对文本的再创。这之中,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读——思——悟”的过程。

前三种批注的能力层级是逐步提升的。阐释型批注仅仅是感知文本的写作内容,能力层级相对较低,是学生与文本的浅层对话,赏析型批注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鉴赏,能力层级有所提升,对话也渐渐走向深入,质疑型批注则需要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进行探究和质疑,这是一种较高层级的阅读能力,也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思维水平上,三种批注既表现出不同层次,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全方位高水平对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f5d5d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