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句——《示儿》 《示儿》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3] 生平简介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 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立志杀金救国。 封建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 他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 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琬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十二岁即能诗文,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三十一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 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军旅生活使他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可说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虽然陆游满怀报国赤诚,但因朝廷腐败,只求苟安无意进取,他复国的壮志一直无法得到伸展的机会。 《示儿》简介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883f9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