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复读更多源自选择障碍

时间:2022-05-17 07:14: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矫情复读更多源自选择障碍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4年第08

据《长沙晚报》报道,近日,湖南高考招生刚刚结束本科提前批录取,一些考生已将复读提上日程,复读市场进入了旺季

的确,近年来,复读成为风气,并且出现了一些特别学生。以前复读生主要来自高考失利者,而这几年媒体报道的焦点却是——进了名校的大学生也退学复读,重新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或专业。比如今年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因为香港大学的氛围和所学专业不合适,弃学复读,重新考上北大。更矫情的是北大一名大三学生,因为不喜欢所学的物理专业,觉得枯燥也太难了,而选择复读。名校大学生如此选择得到舆论很大同情,甚至被归之为制度缺陷给考生带来的成本。事情真这么简单吗?

不得不承认,至今中国高考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考生一人手握几所甚至十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后进哪所大学,可以自己选择。如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考生当然有更大概率选中自己向往的学校和专业。问题是长时期乃至今天,中国没有条件提供学生许多选择机会,这里面不但有体制性原因,还有技术性原因,更根本地说,还有教育资源总体上供不应求的原因。

中国考生填报志愿首先考虑的是学校,而不是专业。如果考分达不到学校的入门线,自然进不去。但即便分数过了一志愿的入门线,学校内还有专业分数线。进得了大门,未必进得了小门,一志愿专业不接受,只能接受调剂,哪里有空缺,就进哪个专业,而且往往是最不受欢迎的专业。如此拉郎配当然让学生不满,舆论同情复读学生,根本上也在这一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探索一档多投模式,以避免考生错失心仪的学校或专业。然而,技术层面的改变终究很难帮助考生及家长走出志愿填报误区:不是迷惑于学校名气,非北大清华不上,就是迷惑于就业前景,哪个挣钱多就报哪个,真正从兴趣爱好出发的不多。选择面过于狭窄,生源自然高度集中,加上高考只认分数,不认其他,必定造成部分学校和专业人满为患,部分学校和专业门可罗雀,排名稍后的学校不使出浑身解数,就拿不到优质生源,怎么可能不给考生设置种种障碍?

当然,作为补偿,一些名校也给了新生转换专业的机会,但转入的往往仍是冷门专业,且伴随一些附加条件。不同专业本来录取分数就不一样,如果入学时候有不同要求,入学之后却可以自由选择,必定造成专业之间严重不均衡,而且对高分考生也不公平。因此,最后能如愿转入理想专业的学生仍然是凤毛麟角。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ad8ca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