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时间:2022-05-03 07:19: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体裁:诗

题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 名字:王之涣 年代:唐代

描述: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翻译: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原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726(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727年(开元十五年)至741年(二十九年)。 赏析二:思想内容


这首诗主要写了戍边士兵的怀乡情。苍凉悲壮,极力渲染戍卒不能还乡的悲壮,但没有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了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赏析三:艺术特色

“羌笛何须怨杨柳”,苍凉的环境背景下,羌笛声突响,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柳”和“留”是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赏析四:诗歌结构

“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图画:高原上远眺,黄河奔腾而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突显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羌笛何须怨杨柳”?“何须怨”表示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认为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考点: 一、必背名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释: 关键词:凉州词

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关键词:远上

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关键词: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关键词: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关键词:羌笛


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关键词:何须 何必。 关键词:杨柳

指的是《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关键词:度 吹到过。 关键词:玉门关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bb174dc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