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父亲疼葛亚夫读后感 《半个父亲在疼》是著名作家庞余亮的自传体散文集。全书分为四辑:“父亲在天上、报母亲大人书、绕泥操场一圈、永记蔷薇花”等,全书呈现了作家对父亲、母亲以及个人私密成长史的坦诚书写,是一次人间大爱的极致表达。作者用催泪弹般的文字,穿透人世间的阳光和灰尘,让人们看到岁月无声的流逝,亲情的暖心力量。 阅读《半个父亲在疼》,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者不矫情,不做作,坦陈而真实的讲述人生故事,让人们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这本书的第一辑“父亲在天上”里的9篇文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作者不为死者讳,不为尊者隐,用率真的坦白,来书写自己的父亲。从作者点点滴滴的描写中可以看到,父亲是个脾气暴躁、不体恤别人、大男子思想严重的人,父亲还是个有违道德,搞婚外情的人。他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在“丽绿刺娥的翅膀”一文中,作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次,我跟随父亲在防洪堤下播种黄豆时,被一种掉在人身上会让人又痒又疼的小虫——“洋辣子”伤到了。听到我不停的哭,父亲居然“从杨树的枝头逮到一只洋辣子往我胳膊上使劲一按”,那“无数的疼、无数的痒”让我哭不出来了。而“半个父亲在疼”一文,则讲述了父亲中风以后,直至去世期间发生的故事:面对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母亲嘴上埋怨,但还是精心护理,直到父亲生命终结;一个哥哥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回家照料父亲,一个哥哥虽然回家,也是给了点钱就匆匆离开;妻子对瘫痪在床的父亲,也没有好脸色。一家人虽然对久病的父亲有埋怨、有隔阂,但萦绕其间的夫妻情、父子情, 始终占据着生活的主流,让这个家庭的成员最终达成谅解、走向和睦。这样的描写,真实、坦诚,符合逻辑,贴近现实,也是对散文真实性原则的坚守。作者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写道:“父亲在世时我一点也不觉得父亲的重要,父亲走了之后我才觉得父亲的不可缺少。我再没有父亲可叫了。”这样的情感,是人之常情,是至真的吐露,一点也不突兀。在第三辑“绕泥操场一圈”中,作者虽然采用片断式的呈现方式,但把自己在乡村学校工作期间的苦闷、无聊、挣扎、奋斗经历,展示得活龙活现,让人们看到一个至真的人、至诚的人!其实,这些年来,散文的真实性原则,正在受到侵蚀与腰斩。一些散文作品,凭空编造故事,用虚假的内容、虚构的故事来取悦读者,但他们还美名其曰,这是散文的创新手法。如果创新突破了一种文学体裁的底线,那么,不但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美学价值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造成更多后来者认知上的误区,让散文这个独立的文体沦落成别的文学样式的附庸。 作为文学样式的散文,既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更要用文学的手法,唤起读者的共鸣。《半个父亲在疼》一书中,流淌着美的旋律,它如同温馨的春风,轻拂人的脸庞;它如同汩汩的清泉,浸润人的心田。作者十分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让行文充满着生动之美、灵性之美。如这篇记录自己与父亲驾船往城里运甘蔗卖的《原谅》文章,作者写父亲撑船的过程:“父亲把湿漉漉的竹篙往下按,长长的竹篙就被河水一寸寸地吃了。他把竹篙往河中央一点,河中的碎金更碎了。”这样的描写,既生动逼真,又富有诗情画意,让读者获得美 的享受。 文字的美,只是文章外在的形式;思想的美,才是文章内涵的要旨。阅读《半个父亲在疼》发现,作者不但讲究形式的美,更重视内涵的美。如这篇《恩施与孝感》,作者开篇就写道,“恩施和孝感我都没去过”。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为什么作者会专门撰写一篇文章呢?作者回答说:“老家湖泊多”;而“湖北的湖泊更多,像一片荷叶上的露珠。”而恩施和孝感是属于湖北的。自然而然,就把两个互不相干的地方联系在一起了。接着,作者用地名中传递的“恩”与“孝”的意境而感慨道:“忙碌的灰尘就这么遮盖了来时的脚印,也遮盖了长辈们对我们的恩情。”因此作者才说,“这两个地名已烙在地图上,也烙在了我的血脉里。就像海南有一种植物叫做母生树,它总是在根部长出一根分枝,树干粗,分枝细,看上去就像母亲抱着儿子。”这里,作者要传达的感情就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更是动情的写道:“永远有一棵母生树,这母生树上有两片叶子:一片叫恩施,一片叫孝感。”读到这里,文字里蕴藏的思想之美、深情之美,更是达到了顶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d9e813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