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出身的意思是什么10字 戏曲中科班出身是什么意思? “科班” 中国旧时培养戏曲演员的场所。 培训班的初衷是参考学演结合的老戏团,是成为演员的必经之路。 后来科班就引申为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的统称,所谓科班并非指“出身”,而是指正规培训或自学成才的分水岭。 科班起源于明代。明代嘉靖年间已有海盐子弟班和昆曲大小班或科班。清中叶之后,随着地方戏的勃兴,科班如雨后春笋,风靡各地。清末民初,又相继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专门培养童年演员的科班。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富连成社、崇雅社、易俗社、昆剧传习所等,都积累了丰富的传艺经验,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教学方法,也制定了培训的年限是7年到10年不等。在这些科班里学过戏的就叫“科班出身”。 以前有些戏曲演员是当学徒的学徒,属于个体家庭或者私塾。 科班是后来出现的集体艺术学习机构,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京剧里的班比较多,比如宋珠成,肖荣春,宾青社,傅连成。可见,专业训练是培养戏曲人才的主要形式。 由于那时的演出单位不叫剧团,而称戏班,最早的科班又是由戏班建立起来的,如京剧老生鼻祖程长庚领衔的三庆班所办的四箴堂科班; 剧团以演戏为主,培训班以学戏为主。 家,也就是范畴和等级的意思,因为从汉代开始,学者们就以家为单位来考定二等。所以在旧社会,入行拜师学艺也叫入某科,当年入学的都是同科。或者被介绍加入某剧的某队某科录取,这叫入班入科,或者加入某科。举个例子,傅连成的班级分为八个家庭:西子科、联子科、富子科、生子科、石子科、元子科、云子科、青子科。 因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的产物,科班也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如科班均供奉唐明皇为祖师爷,并每日朝拜,凡入科班一定要立字据,如同定下卖身契约,不仅要打骂体罚,而且科满后要效力三年,因此旧时学戏称为打戏,坐科七年称为七年大狱。但是由于教学严格,管理要求严厉,教师“为祖师爷传道”又有一定的责任心,所以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本文章摘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f7e41f2d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