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

时间:2022-08-25 17:5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湖北出土的上千枝竹简,证明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想法。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

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


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

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

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

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

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

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中国生肖源于古人以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以动物纪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如《事物纪原》载:"黄帝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命兽属之。"1997年考古人员在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了一批记有《日书》的竹简,记载了秦国先择吉凶日子以便行事的内容,其中有十二生肖的详述,但同今天的生肖兽的种类有些不同。

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一文中据《陶斋·卷四·莽嘉量铭文》认为,十二生肖始见于东汉,但非创于王充,亦不始于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巳,火也,其禽蛇也。"《言毒篇》"辰为龙,巳为蛇," 《四讳篇》注:"子之禽鼠,卯之兽兔,"可见十二生肖在战国后期已流行。《唐书》"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清代赵翼《陔余丛考》"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说到十二生肖的由来,要从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说起。早在六千年前,我国古代人民 就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而发现太阳和月亮一年要会合十二次,每次会合的位置不同,所以古人 将太阳运行一圈的轨道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宫,以"子丑寅卯"等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并以"甲乙丙丁"等与"子丑寅卯"等相配使用,用以纪年、纪日。这便是"天干地支"的由来。天干地支在古代被人们用在很多地方,人们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计年,由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cfd95cc561252d380eb6e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