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天下动荡,有道是“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 此时礼崩乐坏,纲常紊乱,为求在乱世之间得生存、谋发展、现理想、宣豪情,一批人拿起炸弹、火枪,以武犯禁,快意恩仇,发出了一曲曲为世人慨叹、也发后人深思的乱世歌声。 这其中有“一弹惊天”吴樾、“暗杀大亨”王亚樵、“复仇侠女”施剑翘等等,内中鱼龙混杂,不计其数,本文以对后世影响大小为标准,罗列四人介绍,因其事迹均在辛亥前后,故称为辛亥四杀手。 辛亥杀手榜第一名:“功成民国”彭家珍。 彭家珍,四川成都人。早年留日,入同盟会为骨干,回国多方筹划反清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后,南北对峙,北洋袁世凯集团和南方民军以清帝退位为条件展开和谈,清朝皇族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成立宗社党,其成员积极活动,企图赶走内阁总理袁世凯,由毓朗、载泽出面组阁,而由铁良、良弼等率军与南方决一死战。良弼甚至许下三月内击败民军,否者斩首的豪言。这良弼曾留日学习军政,有才气,有大志,自负韬略,被看成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并参与清末振武图强的系列活动,如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等,是满清最后一个有肝胆的干将。 彭家珍为扫清满清退位障碍,于1912年1月26日晚,穿好清军官服,炸弹藏于外套,手枪插在腰间,至红罗厂良弼宅第,在胡同口遇良弼车至。彭家珍投刺进谒,趁良弼讶异间,彭掏出怀中炸弹猛掷,巨声如惊雷破柱,良弼左腿肉飞骨断,血流遍体,彭头部也被弹片击中,当场殉国。数日后,良弼伤重不治。 在良弼遇刺后第二日,袁世凯便安排段祺瑞等40余将相联电清廷,主张共和。此时宗社党尽皆胆寒,无人再敢出头担当。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宣统皇帝退位,中国2000余年的王朝时代就此结束, 从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到清帝退位,只用了83天。这样迅速的胜利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胜利中也罕有其匹。而彭家珍的炸弹,大大缩短了这一进程,为减少大战动乱、促成共和统一,影响巨大,立功非小,可称“功成民国”。 辛亥杀手榜第二名:“因言扬名”汪精卫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广东三水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主笔,与改良派论战。其时梁启超在报纸上批驳革命领袖是“远距离革命家”,只知道煽动年轻人去送死,自己则在国外活得好好的。一时之间,在海外华人中掀起了批评革命党领袖的风潮。 面对“远距离革命家”的挖苦,汪精卫决定以实际行动挽回舆论形势。他计划亲自去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让大家看看,革命领袖可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到了北京后,他发现载沣上朝,每日必经什刹海的一座石板桥,便决定事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待载沣过桥的时候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 1910年4月2日深夜,他们摸到桥下埋炸弹。但精心准备的暗杀计划,却被一个路人无意间看到了,当即报告给了清廷,随后大批警察将汪精卫等人一举抓获。29日,清廷下判决书,称汪 “误解朝廷政策”,属于可以原谅的对象,格外开恩不杀,判处终身监禁。 武昌起义不久,汪精卫出狱,直接参与了南北议和,担任南方民军议和总代表伍廷芳的参赞。 汪精卫此次暗杀手段低劣,行动既未成功,人员又未牺牲,何来影响? 却原来汪文笔甚好,又是满腹文人情怀,尚未行动,已是佳作频出:他誓言要“化自己为灰烬来煮成革命之饭”,“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弟虽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一时间在街头巷尾广为传颂。被捕后,更是以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绝命诗感动了无数热血青年,赢得党内外粉丝无数,很快获得了在国民党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在抗战中日本人正是看中了他这影响力,扶持他作为南京伪政权的首脑,造就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大汉奸。 辛亥杀手榜第三名:“声震东南”徐锡麟 徐锡麟,字伯荪,浙江绍兴人。光复会首脑之一,赴日归国后,任安徽武备学校副总办、警察处会办;后改任任巡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监督。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领导的首次安庆起义爆发。当日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安徽巡抚恩铭亲自出席,以示重视,时徐锡麟以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的身份参加,会中突然用短枪击毙恩铭,会场哗然,其余文武官员慌忙逃走。 徐锡麟与巡警学生百余人很快占领了军械所,后被前来镇压的清军包围,激战四小时失败。徐被捕后不屈被杀。 徐锡麟此举虽属行刺暗杀,却是在典礼会操的盛大场合一击成功,随即抢占军事要地,与清军重兵相抗,由暗杀转化为起义,一时震动东南,影响深远。 辛亥杀手榜第四名:“正统为上”蒋中正 蒋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早年留日,参加同盟会,辛亥后任沪军陈其美部第五团团长。 1911年11月3日光复上海之役,虽是陈其美同盟会率先举事,也颇赖光复会陶成章出力,战后陈其美为沪军都督,陶成章也在上海设立光复军司令部,募兵筹饷,俨然有分庭抗礼之势。 光复会势力主要在浙江,而陶成章身居上海,黑白两道处处皆是陈其美的势力,二人素来不睦,陈其美更因陶成章望重江南,深以为忌,暗露杀机。陶成章也觉出了危险,他一面发公开信明言自己无意浙督,以缓解陈其美的猜忌,一面离开住所四处避居,于1911年12月30日,搬进了广慈医院。1月14日凌晨时分,两个不速之客乘着夜色潜入医院,开枪当场击杀陶成章。这刺客之一,便是后来权倾民国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蒋中正此举,自然是为结义大哥陈其美消除劲敌,同时确保同盟会在沪浙的正统地位。虽有同室操戈、兄弟睨墙之嫌,却也保证了革命党势力在江浙一带的稳定,功过一时难以评述。 而事后陈其美安排他到日本创办《军声》杂志,推荐给孙中山,并获得信任赏识,自此他走上了一条人生坦途,同时也深深影响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结语 暴力,永远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暗杀虽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毕竟不是历史前进的主流,单靠恐怖暗杀什么时候也改变不了人心背向。 另有一位没杀成人的刺客,那就是后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蔡校长年轻的时候相信刺杀救国,自学化学,每天配置毒药和炸药,还专门教了许多爱好化学的女学生,因为他认为女性用毒药刺杀会更容易成功。后来中华民国成立,蔡校长逐渐明白一个大国的强盛靠的不是被激情驱动的死士,而是踏实做事的真正人才,他从化学界真正转向了思想界和教育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fc54c8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