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穿针歇后语的故事 导语:张飞听从师父的教诲,渐渐地在穿针引线中,学会了粗中有细的道理。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张飞穿针歇后语的故事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张飞穿针歇后语的故事 世人通过得知张飞的故事,一半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故事,一半是通过《三国演义》的讲述。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位勇猛粗莽的将士,他不拘小节的真性情,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国时期,有很多关于张飞的小故事,比如“张飞穿针”、“张飞拆桥”等等。 张飞穿针歇后语 一是说,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另一说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羽张飞穿针的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张飞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因为他的性格和举止,后人便认为张飞是鲁莽之人。 早年间,张飞曾拜王养年为师父,王羊年看张飞是可塑之才,既教他习武又教他认字读书。但是,张飞做事鲁莽性急,为了改掉张飞性急的毛病,王养年便让张飞每天穿绣花针。张飞天天拿着绣花针,大眼瞪小眼的不知从何处下手,心里万般着急。师父王养年在一旁告诉张飞说,做任何事都不能性急,只有耐下性子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都要多留一个心眼。 1 张飞听从师父的教诲,渐渐地在穿针引线中,学会了粗中有细的道理。张飞曾经在阆中担任县令一职,当时,有两位妇人在县衙门前击鼓鸣冤。张飞便升堂处理案件,原来是两位妇人为了争夺一名孩子的抚养权。张飞观察到一名妇人文静柔弱,一名妇人强悍粗暴,张飞立即决定让两位妇人各拉小孩的一个手臂,假如谁能把小孩扯到自己那边,那么这位小孩就归谁所有。张飞一声令下,两位妇人都使劲的拉扯小孩,小孩被扯疼了,哭的十分伤心。那位柔弱的妇人也留下了两行热泪,随之便松了手,而那位悍妇面露凶恶之色,只顾枪孩子,根部不顾孩子的感受。 张飞怒斥悍妇,不顾亲情,只想得到孩子,如此没有怜悯之心,怎能养育好孩子。随后,张飞认定柔弱的女子拥有了孩子的抚养权。从这个故事中,体现了张飞粗中有细的特点。 张飞拆桥歇后语 后人在读张飞后,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归纳了很多歇后语,“张飞拆桥——不留后路”就是其中一个歇后语。这一歇后语在《三国志张飞传》中有所体现。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队兵马南下进行讨伐,刘琮得知曹操率领大军来袭时,赶紧投靠了曹操。 刘备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敢和曹操正面对抗,刘备便领军向南方逃走。数以十万的百姓们得知刘备向南走后,纷纷跟随刘备流亡。曹操知道刘备已经率军流亡虎,急忙派遣手下将士曹纯率领精兵前去追击刘备。曹纯带队追击了一天一夜,在长坂坡看见了刘备军队。曹纯率领的虎豹骑有非常高超的军事作战能力,加上曹操训练有 2 素,两军交战一段时间后,刘备军队败于曹纯虎豹骑兵下。刘备担忧自己军队被曹纯全部击灭,便率领赵云、诸葛亮、赵云等大将骑马前行。曹纯将刘备丢弃的车马全数收回。赵云一看刘备的妻儿已于乱兵中走散,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刘禅找到。刘备担忧曹操军队再次杀来,便让张飞回去断后。 张飞挑选了数十位英勇起兵,立马返回。张飞到了当阳桥上时,看见曹军大军降至。情急之下,张飞和士兵拆掉了桥,和曹军隔水相望。张飞在曹营中也有很大的名声,他大喝一声:“我就是张益德,可以来决一死战!”曹军都害怕张飞,没有一个人前去对战张飞。刘备军队因此获得了安全。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0a90f6b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