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 丽人行 作者:子健 来源:《艺术品鉴》 2015年第3期 文_ 子健 “三月三”,在古时是一个浪漫的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初三,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她们服饰华丽,头饰精美,显示出身份的高贵;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这便是杜甫笔下的《丽人行》中描述的,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时的情景。此前一年,杨国忠官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势倾朝野。 其实,三月三并不只是杨贵妃们的节日,在古代,这一日是中国的情人节。 往上追溯,“三月三”应该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遗俗。《周礼·地官》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奔”可以理解为去户外做爱,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不参加,还会受到责罚。 中国古代女子嫁人之后,其实是很少再离开家的,通常只是做些短距离的生产活动或宗教活动、娱乐活动, 如种地、采桑、浣衣,或到寺庙从事宗教活动以及参加传统节庆娱乐活动。在男权社会中, 女性的家庭活动和生产、交游等公共活动都是依附于男性、从属于男性的。所以她们的出行主要是官宦之家的女性依从主人而出门,以及乐妓依附于男性的游历,而最为开放的就是每年三月三踏青日了。 三月初三,古时也称“上巳日”,是古人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青年男女在野外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也成了女性走出家门难得的机会。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古时的文人雅士在江南的初春时节相约骑马踏青,聚于户外山林之中,或吟诗或品酒,舒缓蛰伏一冬的身心。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感受春意。尔后代代相袭,盛而不衰。春风拂面、花草摇曳、空气清新,再配以女子们的环佩叮当裙袂飞扬,实在一幅美不胜收的图景。也难怪古人关于女子踏春的诗词歌赋一直不绝如缕,而以此为景展示在画面中的女子出游图更是情景俱佳。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也是公元752年,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杨贵妃受宠后,她的哥哥杨国忠登上相位,三个姐姐则分别被封为秦国、虢国、韩国夫人。其中,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是最招摇的一位。她奢靡的生活以及出游时的铺张景象,屡屡被记载于唐人笔记中,如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中曾记其入宫的情景:“虢国每入禁中,常骑骢马,使小黄门御。紫骢之骏健,黄门之端秀,皆冠绝一时。”《虢国夫人游春图》则是以绘画形式保留下来的对这段历史的珍贵记载。 画面中共有八骑九人,前面三骑与后面三骑是侍从、侍女以及保姆,而被簇拥在中间的便是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姐妹。居上首的是秦国夫人,她头微倾,似在诉说着什么。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着白色花巾的则是虢国夫人。她目视前方,仪态端庄,悠然自若。在这里,她们骄奢的形象完全不见,而是气质优雅的贵妇。 中国人物画创作往往不设背景,留给观者充分的联想空间,正如此图。这幅画作题为“游春”却不画春的环境,但画面人物所穿的都是轻薄鲜丽的春衫,线条勾勒得挺劲流畅,色彩上桃红嫩绿相互辉映,加上人物轻松的表情,马蹄的轻缓步伐,让人自然就感受到了鸟语花香的春天气息。 古时踏青从立春那天就揭开序幕,到野外嬉戏玩乐,认为这样既可消灾驱邪,又能健身壮体。《岁华纪丽谱》就记载有“二月二日踏青节,群人游赏散四郊”的诗句,说的就是阴历二月春游的盛况。到了魏晋时,在“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日,也就是清明前后,人们在这天要到水边举行一种叫做“祓除”的仪式,人们聚在水边沐浴、熏身,用各种草药擦洗全身,以水除垢祛病。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人就把这一天作为炎黄子孙的传统节日。也有传说称远古时代,聚居于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灾。只有一对恋人坐在大葫芦瓢里幸免于难,被漂流到燕窝岭边。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俩人结为夫妻。男耕女织, 生儿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劳作,又渐渐使黎族繁衍发展起来。后人奉他们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纪念。 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性质的生殖崇拜活动,通过祭高禖(掌管婚姻和生育之神)、祓禊(fúxì 沐浴洗垢)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关于节日来历还有一些说法。如追念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传说王母娘娘当日开蟠桃会,可祈求福寿;借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避祸等等。而最叫人萌动青春的活动是源于上古时代的性文化节——桑社。桑木,又叫扶桑木,是代表太阳的生命树。远古时期每个文明都有太阳神崇拜,桑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自然要将其栽种于神圣的土地祭坛——“社”的周围,桑林则成了“社林”和“社木”,社台称之“桑台”。古人把男女之事譬为“云雨”,这是因为他们把女子看成是土壤,把男人看成是种子,庄稼如果没有云和雨,秋天也就不会有好收获。春天大自然万物复苏,正是播种受孕的最佳时节。原民认为野合可得天地日月之气而有益健康,因此经常选春天在桑社里组织祭拜和男女相会活动,故又名春社、春台。 据《楚辞·天问》,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王就曾和涂山姑娘在台桑这样的地方野合。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他快六十岁的时候也去赶桑社,还对一位姓颜的女子一见倾心,一宿风流之后,颜姓女子便怀上孔子。这些我们可以在出土的表现男欢女爱的汉画像石里得到验证。而野合在当时还是一种吉祥、美好而神圣的象征。 不过正是这个法定的情人节,后世不断演绎出王羲之曲水流觞书兰亭之雅事;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暧昧;崔护《题都城南庄》的桃花相思;白朴《墙头马上》的士女王孙情话……从此,“令会男女”成为“三月三” 节日中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让青年男女相会于野外水边,自由与意中人谈情说爱,顺应了气候和人体生理发育的自然节令,也有利于人类的自身生产,繁衍后代。 唐代时, 女子三月三春游踏青更是蔚然成风。“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宫外踏青来”(刘禹锡《竹枝词》);林宽《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描绘的是唐代上巳节曲江池畔游女如织的盛况。另据《新唐书中宗本纪》记载:“景龙三年二月己丑,中宗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反映了唐代还有女子拔河等。 宋代踏青更普遍。《东京梦华录》说:“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苏轼的“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描写了春天风景和人们成群结队踏青春游盛景。 近年来,随着单身男女日渐增多,每年11 月11 日的“光棍节”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三月三这样美好的日子,却渐渐被人们忘记了其浪漫的本质。其实,对于解决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在古代也是相当重视的。如果适龄男女都不急着结婚生子,整个社会人丁缺乏,生产和戍边就得不到保障。而且,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剩男剩女”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有的朝代提前女性的婚配年龄,强制出嫁;有的设立“官媒”“拉女配”,强制结婚;有的甚至颁布“处罚条例”,对“剩男剩女”进行惩处…… 古代,女子婚龄标准,各朝多有变动。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屡被提起。此说出自《周礼·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这么说,中国早期是实行晚婚晚育的国家。从史料来看,实际不然。这个婚龄杠杠,不是现代婚姻中的最低结婚年龄,而是成年男女必须结婚的年龄上限。 中国古代其实是“早婚国家”,特别是女性的结婚年龄普通较低。早的11 岁就结婚了。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梁高祖第4 个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公主都是11 岁出嫁的。更早的还有在6 岁就结婚的,汉昭帝八岁继承皇位,娶 “年甫六岁”的上官安女为皇后。 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标准是男20 岁、女15 岁。但各朝代有异,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为解决人口出生和男子婚配问题,有不少朝代采取强制女性出嫁的手段。如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就曾要求,女孩子到17 岁了,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官府就要给她找老公,逼其强行嫁人。 到了南北朝时,还出现了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犯法的规定,不及时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这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现代有不少女孩子,选择男友挑三拣四的,最后把自己弄成了“剩女”,在当时这样做肯定不行,会给家人带来麻烦的。这种强迫女子出嫁的初衷,虽然可能首先是出于增加社会人口的考虑,但在客观上却解决了不少光棍娶不起老婆的问题。 又是一年三月三,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又到踏春好时节。三月三,在古时是一场美丽的比拼,在当下,更应该是丽人如云的一场视觉盛宴。丽人们,你们在哪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19cdfcf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