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朝霞》中的道德与自我

时间:2022-12-17 17:3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尼采《朝霞》中的“道德”与“自我”

摘要:《朝霞》中,通过对“道德偏见”的批评,论述了”人赋予一切存在以一种道德联系,给世界加上某种伦理含义”是错误的,俗道德束缚了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为自由,它是一种规范秩序,不允许人们质疑和打破。人的个人性道德不能够得到发扬,自我束缚在道德之下,对于道德的盲从和对道德的坚信,只有自我的挖掘,才能到达彼岸的道德。

《朝霞》以“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为副题,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格言和随笔进行了论述。在KSA版编者说明中写道“在《朝霞》中,他提供给我们一种内容缤纷和流动的科学;这些内容不属于政治和国家事务,与哲学家和艺术家也只有很少的联系。心灵,人的本能冲动,这就是主要研究内容,尼采一般称之为道德思考或理学。”

尼采对道德的理解不限于约定和习俗,不限于伦理道德,而是包括与非人自然、与物理事物不同的人类事物的全部领域。他认为“人赋予一切存在物以一种道德联系,给世界加上某种伦理含义。”(44页)这是一个错误。习俗道德要求个人牺牲从而服从群体,“最道德的人即为习俗做出最大牺牲的人。”(48页)习俗道德反对个人性道德,自由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在习俗道德统治下,每一个创造才能都不得不背负良心的十字架。”(50页)在习俗道德这种社会性的传统权威中,不传统意味着不道德,这种不道德使行动者也感觉不道德,在群体中不允许有独特,整体必须在习俗传统下整合为一,所有人必须遵照传统,不得破坏。而人作为个人,有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不能被习俗道德所接受,但是尼采认为个人应当受到重视,不应该被习俗道德所束缚,个人行道的应该发扬,我们才会创造,社会才会进步。

尼采说:“我们付出了高的不能再高的代价,才换来我们现在引以为荣的那一点点人类理性和自由感。”(60页)任何想要冲破习俗的,无论是思想还是生活,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是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争取来的。但是我们引以为荣的进步也并没有改变人类的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希望自由,希望打破习俗,然而这些习俗已经根深蒂固在人性中,不是表面上打破了,人性深处也就随之改变了,人类应该更好的认识自己。


尼采对“道德偏见”的思考,批评的是人树立道德,只是作为一种规范秩序,不允许人们打破,所有的人必须生活在这种规范下,崇尚群体性道德,反对个人性道德。尼采认为整个道德现象是动物性的,道德使人愚昧。

个人在道德中应当被强调,应当受到重视。尼采在前言中第一句话写道“你将看到一个工作在‘地下’的人,一个挖掘、开采和探索地下的人。”这个人就是尼采自己,在思考自己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世界。正是对于“自我”的思考,尼采对世界进行了解说。正是对”自我“的思考,尼采对道德进行了论述。只有关注自我,才能达到高尚的道德。在道德生活下的人,拒绝一切打破习俗的思想和行为,个人受到抑制,这样的道德让人们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个人追求的幸福与道德是相反的。而所谓的人类幸福和福利是无意义的,道德是强加于人身上的,而对于幸福的追求应当是自由意志的集合。

“人们屈从于道德,正如屈服与一位君王,或因奴性,或因虚荣,或因自私,或因退让,或竟是昏热,无思想,绝望,本身并无道德可言。”(135页)人们对于道德是一种盲从,无论道德是否虚伪,人们都会接受,而自我就是将人们从这种盲从中解救出来,看清道德的虚伪面具,从而实现超越自己。尼采深入挖掘事物的根基,拆毁对道德的坚信,正是这种深入的挖掘,让他看到我们服从的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对道德的坚信。人的自由意志应当不受道德的束缚。“朝霞”意味着希望的曙光,我们在道德的黑暗里盲从,但自我的觉醒让我们知道道德的束缚让我们置身黑暗中找不到出路,只有找到自我,才会发现希望的曙光。“认识你自己”,85页)才会到达彼岸的道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0b752e4b73f242336c5f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