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歌》有感读白居易长恨歌有感1000字 马蹄何处践香泥 ——读《长恨歌》有感 我们先来听一首不知名的古诗:“马嵬坡边草萋萋,过客停车望欲迷。虽知太真身死处,马蹄何处践香泥。” 这首悲伤的古诗,十分凄惨地道出了古代美女杨贵妃的最后遭遇。多少年来,文人墨客曾多次用诗批判所谓的女色祸国,如纣王与妲己、周幽王与褒姒、夫差与西施、董卓与貂禅,为后人留下了多少话题,而杨玉环这位美丽红颜自然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唐王朝由“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罪名顺其自然地扣在了杨玉环这一介女流的身上。然而也有人为她们平反,有诗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而白居易这位中唐的文学巨匠,为这对历史上的悲情情侣留下了几分怜惜、几分缠绵。 很有意思的是,白居易作此诗的本意是“惩尤物、诫后世”,故篇名曰“长恨”,然而成篇之后一细看,开头的“长恨尤物乱世之意”,演变成了结尾时“长恨有情人生离死别之恨”,透出了对李杨之恋的同情和咏叹。 第 1 页 共 3 页 但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真的如此感天动地吗?那就让我们追溯一下他们的恋爱经过。 杨玉环既不是陈鸿《长恨传》里写是唐明皇派高力士“潜搜宫外”搜到的杨家女儿;也不是白居易《长恨歌》里“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选在君王侧”的杨家小姐;她是唐明皇第十八个儿子寿王瑁的妃子,但他却以一国之君,横刀夺爱。 杨贵妃确实是唐朝的第一美人,压倒群芳,使“六宫粉黛无颜色”,但也由于她的缘故,使得女人在男人的面前提高了地位。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宠爱超过了史上君王的多情,汉武帝的“金屋藏娇”怕也不能抵万分之一吧!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指四海无事的时候说的,一旦“渔阳鼙鼓动地来,千乘万骑西南行”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就又成了百分之百的男权世界了。唐明皇虽同杨贵妃在长生殿里山盟海誓,说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在紧要关头,他却不能同生,不能共死,更不能横刀救美,反而自己逃难去了!他这种作风,实在一点也不男性化,而是十分的君主化,标准地把自己的权力、欲念凌驾在了爱情之上,后代诗人袁子才就有诗批评他的懦弱行为: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真是一针见血! 然而造成天人永隔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中固然有历史的原因,却不乏有唐玄宗在历史背景下对爱情与事业之间所做出的抉择。在我看来,唐玄宗到底是经历过“开元盛世”的君主,那种在政绩中取胜的自豪感并没有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他第 2 页 共 3 页 的多情,都为了显示他地位的尊贵和专情,然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君主观念,以及他对爱情抱以的施与的态度,必将注定他薄幸的结果。虽说他是薄幸的丈夫,但毕竟还是圣明的君主,历史上这么评价也许就够了。但我却希望杨贵妃不要再与他结为夫妇,不然只怕落得:马嵬坡下泥土中,一抹幽香何处寻的结局了! 虽然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时代,和我们已经是萧条异代了,却还能在白居易这位大师的笔下略闻一二。千载之下,依然为之动容,他的笔触,犹如马蹄践起的香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中流芳百世! 在那个男权的世界,她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但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女人和男人一样支撑着一片天地,才能自强、自立,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工作,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番天地。幼儿园工作复杂而琐碎,但只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分草去”,我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让我们自信、自强、自立,不依附于别人,活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精彩吧!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161998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