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 201x年活动主题确定为:“为”蓝生活,鼓励公众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活动时间 3月19日(周六)晚20:30-21:30 活动安排 1、3月18日前,由市信息办、市环保局负责在兴平政府网、环保门户网站制作专题网页,向全体市民发起 地球一小时 活动倡议。 2、3月18日,由市教育局要向市区中、小学校做好 地球一小时 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向城区中、小学生散发 地球一小时 活动倡议书,号召家长积极参与活动。 3、3月19日,由市城管局负责在活动期间关闭市区所有标志性建筑物的景观灯。 4、东城办、西城办及东城社区、西城社区负责组织所辖各大社区张贴 地球一小时 活动倡议,号召社区居民关闭家中不必要的灯光,同时安排保安加强治安巡逻,确保活动期间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5、西北工业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环保电影,开展纪念性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方案_关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方案地球一小时活动方案_关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方案。 6、市公安局负责安排专门的警力加强治安巡查,防范在熄灯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7、市电视台负责做好 地球一小时 活动主管市长讲话的录制工作、活动倡议书的播报以及活动当天各大社区及街道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 8、市电力局负责做好活动期间城区用电情况的监测、分析,活动结束后负责向市环委会办公室提供活动前后同一时段用电数据的比对。 活动要求 1、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公众广泛参与,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3、3月17日下午,东城办、西城办及东城社区、西城社区安排工作人员来市环委会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宣教科)领取活动倡议书,并负责张贴宣传。 4、各单位要以 地球一小时 活动为契机,做好节能环保工作,使节约能源、爱护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5、各单位要注意留存活动视频、照片等影像资料,活动结束后报市环委会办公室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家是美好环境的创造者,更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广大 师生的环保意识,根据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参加2016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倡议》相关精神,值3月1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第8个“地球一小时”活动来临之际,根据高新区公益局实施方案要求,特开展“地球一小时”低碳宣传周教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开展“为”蓝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低碳宣传周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充分展示我乡在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方面的成果,提高师生的环保素养。 二、任务目标 通过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积极调动师生参与到“地球一小时”低碳宣传周活动中来,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实际行动,使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 三、实施步骤 (一)发动组织阶段(3月10日至3月15日) 成立以主管校长为负责人的“地球一小时”低碳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活动方案,广泛调动师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成为宣传活动和保护环境的倡导者、践行者。在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活动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 (二)集中实施阶段(3月16日至3月19日) 各 学校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好宣传周期间的主题宣传活动,形成全校动员、全员参与、践行的浓厚氛围,使践行节能低碳成为时尚,积极参与“地球一小 时”活动。在2016年3月19日20:30-21:30,自觉熄灭电灯,切断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手机充电器、MP3播放器等电器电源,同世界上参与此活动的城市一起开展“地球一小时”全球性活动,共同见证人们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积极努力。 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以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契机,教育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来。 (三)总结收尾阶段(3月20日至3月25日) 各单位全面系统总结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和效果影响,于4月7日前将活动方案、总结电子稿、书面(盖章)上报总校,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活动中部分优秀活动资料上交总校。 四、保障措施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总校成立以总校长任组长的201x年“地球一小时”低碳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各学校要成立相应活动领导机构,以少先队发出倡议,制定具体出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整个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二)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班报、班会、大讲堂、宣传栏、环保知识讲座、签名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各学校领导 要带头倡导、践行各项活动,带头践行绿色承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全校营造“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让“低碳”成为生活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69ef1d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