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① 苏轼 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 已遣乱蛙成两部②,更邀明月作三人③。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注】①此诗作于熙宁六年的杭州西湖。述古:陈襄的字,苏轼的友人。周长官:钱塘县令周邠。②典出《南史·孔稚珪传》,南齐孔稚珪不乐世务,门庭之内,野草丛生,中有蛙鸣,他对别人说:“我以此当两部鼓吹。”③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显示,陈襄写了一首《过周长官夜饮》诗,苏轼按照陈襄的诗韵唱和了一首。 B.首联想象宾主宴饮时的奏乐声惊动了诸位邻居,赴宴者在美酒佳肴间作诗的情景。 C.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写朋友的生活状况,不乐事务,酷爱音乐,与众人聚会饮酒。 D.尾联写作者劝勉朋友要尽情秉烛夜游,因为人很快就会老去,不要错过美好时光。 2.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手法? 【答案】1.C 2.画面: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的西湖夜景图。远望云烟缭绕的湖寺处处入画境,近看河面的渔火夜夜给人带来暖意。 手法:①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云烟缭绕中的湖寺是远景(静景),江面闪烁的渔火是近景(动景),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画面极富层次。①叠词。“家家”突出寺庙之多;“夜夜”强调温暖常在。画面优美,让人沉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酷爱音乐,与众人聚会”赏析错误,选项篡改诗意,诗中无此信息,只记录了他的生活“不乐事务,孤独饮酒”,领联句意:已经送来纷纷蛙鸣,成两部鼓吹;举杯向天,邀请明月,明月、你与你的影子,便成了三人。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手法”,首先找出颈联中的意象,“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如“云烟”“湖寺”“灯火”“沙河”;接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点,如前一句中“家家境”是说这云烟缭绕的湖寺处处都能入画境,可见景象之美,后一句中“夜夜春”是说这渔火夜夜给人带来如春的暖意;再分析描绘这一画面所使用的手法,从空间角度来看,前一句“云烟湖寺”是远见之景,后一句“灯火沙河”是近处所见之景,这是远近结合;从动静角度来看,前一句写云烟缭绕下的湖寺,这是静态的画面,后一句是写湖面闪烁的渔火,相对于前面的湖寺,这是动态的画面;从用词角度来看,“家家”“夜夜”是叠词,“家家”说明寺庙之多,“夜夜”强调时间长。考生可以围绕这些进行答题。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42d850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