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时间:2022-11-02 01: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是较为受推崇的一种形式,而在花意象中,桃花意象往往为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所钟情,也正是由于这种钟情,使得我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桃花题材作品,本文就将对这种古代文学中的桃花题材与意象进行具体研究。 一、魏晋南北朝桃花题材文学与意象

在我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的发展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期我们称其为桃花审美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桃花文学题材作品主要集中在咏桃赋与咏桃诗中。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发现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记载的咏桃赋共有53篇,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人对于桃花的喜爱。在魏晋南北朝初期的咏桃赋中,相关文人对桃的描写大多集中在桃树的果实与桃木中,对于桃木的美描写较少,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相关咏桃赋作品便开始了对桃花的具体描述,这种变化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文人墨客对桃花的审美变革[1]

在魏晋南北朝的咏桃诗中,其本身与咏桃赋的发展较为不同,相关文人在具体的咏桃诗创作中往往会将桃花与女性相联系,这种联系对于我国桃花题材文学的相关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提到魏晋南北朝的咏桃诗,就必然要提到梁朝简文帝与沈约二位咏桃诗大家,二者的《咏初桃》《咏桃》都是传唱千古的名篇,沈约更被后世称之为桃花寄情诗的创作之[2]

二、唐代桃花题材文学与意象

我们知道,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而桃花题材的相关诗歌创作同样有着较为充足的发展,桃花意象的多样、审美任何的细致、艺术表现的成熟都是这一时期桃花题材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出现使得我国桃花题材文学作品迈向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据笔者对相关当代文学的研究发现,唐代花卉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桃花题材的相关作品数量位居所有作品的前列,由此可以看出桃花在唐代受到的欢迎程度。在桃花意象的表达中,唐代文学作品也表现出了多种的表达形式,例如,通过桃花表达对青春红颜的叹惋、对自身身世的感叹、对隐求仙之情的表达等,都是唐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桃花意象的情感寓意选择。贾至的《春思二首》: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思偏能惹恨长就是典型的唐代文学中对青春红颜的叹惋;而白居易的《种桃歌》命酒树下饮,杯舍余葩。因桃忽自感,悲咤成狂歌就是典型的对自身身世的感叹;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一诗流露着浓浓的道家思想,就是这一时期文学意象中常见的求仙情感寄托[3] 三、宋代桃花题材文学与意象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极为昌盛的一个时代,在我国历史中影响深远的花徳也出现在这一时期,所以在宋人的桃花题材文学作品创作中,我们就能通过其感受到当时赋予桃花的德行,而这种德行在我国宋代的词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宋代是我国词作发展的巅峰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桃花意象在词作中主要表现在爱情象征、爱情的桃园以及隐逸的桃园方面。在宋代词作的爱情象征中,陆游的《钗头凤》称得上是其中代表,其中的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每每独到都能想象出那一片桃花凋落中对爱情的祈求;所谓爱情的桃园,代表的是自由的爱情世界,晏殊的《红窗听》就是宋代词作中较为优秀的以爱情桃园为主题的词作,其中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园无处较好的描写了香闺一别后作者对爱情桃园的追求与渴望;而对于近似的隐逸桃园得描写中,被山水所吸引与生活、仕途坎坷都成为了这类作品的创造动力源泉,张炎的《西子妆》:斜阳外,音乐孤村,隔坞闲闭门。鱼舟何似莫归来,想桃园,路通人世就是对隐逸桃园的最后描写[4] 四、元明时期桃花题材文学与意象


随着桃花意象在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不断运用,到了元朝,其出现了鲜明的情色特点,这种特点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这种特点的出现与当时文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较低,缺乏隐逸山林的手段有关。在元曲中,桃源洞、朱蕊宫等词汇的广泛使用,就是当时桃花意象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到了明朝,汉人知识分子重新掌权,桃花的相关隐逸、爱情意象开始了重新兴起,但由于元曲的相关影响,桃花在当时的小说题材作品中依旧存在着很强的色情意象,但相较于元曲来说,明朝的桃花意象变得较为雅致,这与明朝后期社会思想的空前活跃有着一定关系。 五、结论

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以此加深我国民众对桃花的喜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8aea99caaedd3382c4d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