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那在死亡线上相互对抗的老人与鱼是如此,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亦如此。 故事中,老人在连续84天没捕到鱼的情况后独自一人钓上一条大马林鱼,并与其周旋三天经历了一波三折后将其捕获。却在归途中受到一波又一波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巨大的脊骨。 整篇故事流畅且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时时刻刻牵引着读者的神经,一环扣着一环,不断精心巧妙埋下的伏笔,如同在土壤里一颗颗蓄势待发的种子,绿油油的嫩芽出其不意地钻出后会让人觉得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同时,发出嘶嘶声的绳索,紧绷的绳子,四溅的水珠以及对老人与鱼一系列尽心动魄的对峙场面的细致刻画,使紧张的气氛无时不刻的萦绕在读者左右,使人不忍离书寸步。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与某个重要的瞬间失之交臂。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所有硬汉形象的一个典型,他勇敢,刚毅,乐观,自信,临危不惧,充满英雄气概。不过,除此之外,还如老人说的那样,自己是一个奇怪的老头。可是在我的眼中,他不仅奇怪而且疯狂。只身一人在广袤无际的海洋中独驾小船,迎接危机四伏险恶重重的大海,他不胆怯;面对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痛苦折磨,他不畏惧;即使面临着前后到来近数十条的鲨鱼,他也能面不改色从容自若地去斗争。换任何一个人置身处地一下,这都无异于一个疯子的自毁行为。但对这个老人来说,对像老人的这一类人来说,这只是对人生守则的虔诚信奉与追求,以及面对坎坷磨难的人生态度。最后,当成群结对的游客对这已被鲨鱼啃噬到只剩白骨的大鱼纷纷惊叹不已的时候,我觉得老人虽败犹荣。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错的彻底。老人从始至终都是成功,这份成功并不体现在结果上。一个热爱大海,尊重对手的人,一个不向磨难艰苦低头,使尽浑身解数与之对抗的人,一个即使身陷囹圄,也不放弃一丝一毫希望的人,没人能说他是失败的。 “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老人最开始进入大海的目的是为了谋求生计,但当他遇到那条大马林鱼后,生计并不是全部。多次面临着威胁生命的险难,他完全可以放弃这条鱼去寻求其他能够省力,轻松捕获并且为他带来更大利益的鱼,可是他并没有。他只是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生存是为了生活,更证明了生命的力量是不顺从,就像可以风吹走一张大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弱小的蝴蝶。 同时,老人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奔赴人生中一场又一场的苦难。 回忆到一个月前漫长而孤寂的日子,自从得知了中考结果,即使是在酷暑难耐的时节,也依旧如同在寒冬腊月里被丢进了三尺的地窖中后,每一天都像在迎接着没有尽头刺骨般的冰雪风霜。与父母之间的龃龉郁结而生,中考的那段日子与甚至因此受到牵连的三年初中生活都仿佛成为了我心中的沉疴旧病,治不了,揭不得。千言万语如鲠在喉,欲语还休。 有谁能来帮我改变现状?我有时会望着窗外嬉戏打闹的孩童们问自己。但结果总是一成不变的。 只有一个人,只有我自己。 生命具有偶然性,一次性,短暂性和脆弱性,但我还健康鲜活的在这,呼吸着,感受着,我还有时间,有能力去改变许多,即使有些事情已尘埃落定,但又何必早早地顾影自怜呢?仔细想想,如果是老人,他会如何解决这一切呢? “鱼,”他轻轻地自言自语,“我会奉陪到死。”(选自《老人与海》) 我开始渐渐尝试地积极起来,吃完饭后我会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晾衣的阳台上逐渐有了我的身影,夜晚的台灯下我也会仔细地预习起高中的新知识。一切,都在寂静中悄然蜕变。 命运,我想,我会奉陪到底。 人生不可能总是芬芳绚丽,充满着鲜花和掌声,很多时候,就如同断壁残垣上兀自摇摆的荒草,萧瑟颤抖着。人生的路途既然是瞬息万变,难以预测的,接下来,便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3f929f5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