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随笔 罗山县铁铺镇中心学校 潘倩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6年,今年是第一次接触高年级语文教学,前几年的教学都是在低年级中进行,所以,关于朗读,我在摸索中学习,改进,总结出了自己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在此仅把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探讨。 回想起自己的小学生活,关于朗读,印象深刻的很少,因为,那个时候课堂上的朗读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只是机械性地读,所以,我一直在想那个时候是不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等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教学条件的大大提高,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加上课改理念的渗入,我在想如果能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那效果会不会是迥然不同的呢?联系小学生好奇,生性好动这一心理,这样的结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 阅读中融入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十年后的礼物》这一课,我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听一段贝多芬的钢琴乐曲,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去,然后让学生多听几遍感受音乐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再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熟读课文,这样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读一些语句的时候很自然地想起了刚才的音乐,掌握了语速。 二. 阅读中结合表演,激发深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但是我们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就是,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上的主角,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就想我们的孩子的天性就爱动,尤其是我们班50名同学,没一个孩子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阅读中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更重要一点,孩子在画画这一块每一位同学都很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 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想象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阅读是陪伴我们每个人一生的,“阅”的前提是“读”为根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学生具备了“读”的能力就有了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认读能力、概括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等,有一种好的阅读方法是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会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永远研究探讨的话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3c9d4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