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词原文和赏析(精编版)

时间:2022-11-22 16:1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下古诗词原文和赏析

1.饮酒(第五首)【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评析】这首诗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风光的真情和高洁人格,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和旷达的心胸,以及向往闲适的田园生活、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 行路难【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为李白饯行。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首诗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评析这首语调自然亲切的诗歌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的赞美,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人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的太平景象,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反映了他乡居闲散仍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4. 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评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虽是秋天,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观沧海》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融合。全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5.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评析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渴望抗击侵略、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与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开始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雄壮的特点。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作者运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评析】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如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第二层(四至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令诗人踌蹰伤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为下文抒情和议论做铺垫。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表现了词人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盖了多年的布被,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因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⑵三重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⑶挂罥(juàn:挂,挂住,缠绕。罥,挂。长(cháng:高。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坳,水边低地。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⑹入竹去:进入竹林。⑺呼不得:喝止不住。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向:渐进,将近。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通,彻夜,通宵。⒃安得:哪里能得到,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蔽,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⒄呜呼:表示叹息,相当于“唉”。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⒆庐:茅屋。足:值得。

评析】本文叙写大风破屋,群童抱茅,屋漏难眠等情景,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6bd7b2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9.html